2025年3月,78歲的唐奶奶因不慎跌倒導致右髖劇烈疼痛,被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作為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她的骨折風險顯著高于常人。
在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三科關節外科羅海恩主任團隊通過中西醫協同治療模式,幫助她快速康復,展現了老年脆性骨折治療的創新路徑。
脆性骨折:骨質疏松的“無聲警報”
骨質疏松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患者骨密度下降、骨微結構破壞,輕微外力(如跌倒)即可引發骨折,尤其以髖部、脊柱和腕部骨折多見。唐奶奶的股骨頸骨折屬于髖部脆性骨折,具有高致殘率(30%患者喪失獨立生活能力)和高死亡率(一年內死亡率達20%-30%)。
**核心誘因:**年齡增長、骨量流失、肌肉退化、平衡能力下降。
中西醫協同治療模式
1. 術前精準評估與體質調理
羅海恩團隊結合現代醫學檢查(如骨密度測定、影像學評估)與中醫體質辨識,將唐奶奶辨證為“肝腎不足、氣血兩虛”型骨質疏松。通過中藥方劑(如補腎壯骨的骨碎補、杜仲)調理體質,增強手術耐受性,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
2. 微創手術與快速康復
團隊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術后24小時內即啟動康復計劃:
現代醫學手段:鎮痛管理、早期下床活動預防血栓;
中醫特色療法:
穴位貼敷:選取足三里、腎俞等穴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鋪灸療法:通過艾絨溫熱效應溫經通絡,加速骨折愈合。
3. 術后長期骨健康管理
科室為唐奶奶制定了個性化抗骨質疏松方案:
藥物治療:鈣劑+維生素D基礎補充,聯合雙膦酸鹽抑制骨流失;
運動處方:低強度太極拳改善平衡能力,水中步行訓練減輕關節負荷。
骨質疏松防治:從生活細節筑牢“骨健康防線”
1. 營養干預:骨骼的“建筑材料”
高鈣飲食:每日攝入800-1200mg鈣(牛奶300ml≈300mg鈣);
低鹽控糖:鹽攝入<5g/天,減少尿鈣流失;
維生素D補充:日曬20分鐘或口服制劑(推薦劑量800IU/天)1。
2. 科學運動:骨強度的“天然增強劑”
負重運動:快走、爬樓梯刺激骨形成;
抗阻訓練:彈力帶訓練每周3次,增強肌力保護關節。
3. 風險規避:遠離“傷骨陷阱”
避免久坐、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
居家防跌倒:衛生間安裝扶手、避免地面濕滑。
專家提醒
唐奶奶的康復案例印證了中西醫協同治療在老年脆性骨折中的顯著優勢。骨質疏松防治需“早篩查、早干預”,建議50歲以上人群定期檢測骨密度。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三科以“快速康復、功能重建”為核心理念,打造多學科協作模式,為骨健康保駕護航。
一是技術優勢:微創關節置換、骨折精準復位;二是中醫特色:整合鋪灸、中藥熏蒸等20余種傳統療法;三是全程管理:從急性期治療到長期骨健康隨訪,提供全周期照護。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三科(關節外科) 劉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