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花500元買一個發霉的橘子嗎?近日,“發霉橘子被標價售賣”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多個賣家掛出了發霉橘子的商品鏈接,這些發霉橘子標價幾十元或者幾百元不等,有的甚至標價上千元。商家圖片顯示,橘子表面布滿了綠毛和黑斑,明顯已經變質。
商家描述 圖源:二手物品交易平臺截圖
一些商家在商品描述中宣稱,發霉橘子可用于生物、化學實驗,有的商品直接描述為“適合做實驗用”。“發霉橘子能賣錢”的消息一出,讓很多網友直呼“錯過了商機”。
發霉橘子上的霉菌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具備科研價值?接觸發霉的橘子會帶來哪些健康隱患?
發霉橘子被標價售賣
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搜索關鍵詞“發霉橘子”,就會出現多個標價百元的售賣鏈接。其中一個標價500元的售賣鏈接顯示,有2人想要,173瀏覽。商品簡介上寫著,“發霉橘子,一個五百,一袋7個1888”。
眼看“發霉橘子”在網上走熱,橘子上的霉菌也引起網友的好奇,這些霉菌到底什么來路?
“我們常常看到腐爛橘子上長著青綠色的霉菌,還像粉末一樣的很容易就飄散起來,那就是青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趙琪表示,青霉其實是指一類霉菌,總共1400多種,除了橘子,青霉也會生長在其它食物或水果上,比如面包、饅頭、桃子、玉米和花生上等。
“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水果更容易發霉。”浙江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張洋介紹,霉菌形狀通常呈現絲狀。在水果內部,霉菌主要吸收水果營養,而在外部上,就是人們看見的“綠毛”。
她提醒道,有些橘子表面只是一小部分長了“綠毛”,實際上霉菌的菌絲已經擴散到橘子內部,如果能看到,說明霉菌數量已經很多了。“因此橘子等水果一旦發生霉變,就不建議食用。”
科研人員對霉菌需求并不大
在多個售賣連接中,均提到這些發霉橘子適合做科學實驗,特別是生物、化學實驗。
售賣“發霉物品”的風潮并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去年,湖州德清的鄧女士有一朵長在蘋果上的蘑菇(可食用)被中科院博士私信求購。現如今,當初長在蘋果上的蘑菇已經成功繁育出下一代。此后,網友們紛紛將自己家中的霉菌物品掛上二手平臺。
長“蘑菇”的蘋果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那么,是否真如網上所說,科研人員對這類“發霉橘子”的需求量大?
“并非如此,”趙琪介紹,其實,科研人員對霉菌的需求并不大,而是需要不同環境來源的菌株。“有些極端環境生長的真菌生長,為了適應其生長的特殊生存環境,會在基因結構、生理特性等方面有不一樣的適應機制或產生獨特的代謝物質,從而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他提到,科研人員想尋找的主要是這類菌株,然后研究、開發它們相應的價值。以現階段的技術,只要為它們提供合適的營養、環境,青霉菌基本都可以進行人工純培養。
“發霉橘子上往往混雜著很多菌種,并非只有單一菌種。”張洋補充道,做科研實驗對菌種明確性要求較高,因此平臺上售賣的發霉橘子,由于菌種不確定性較大,在常規科研中實際幫助有限,但不排除一些特定課題的需要。
發霉物品潛在健康風險大
隨著“發霉橘子”的熱度持續高漲,也引起不少網友們的跟風,不僅爭相賣“發霉橘子”,還有人曬出“發霉大蒜”“發霉米飯”等。
“短期或長期接觸這些霉菌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具體危害程度與個人的健康狀況、接觸的霉菌種類及接觸方式等因素相關。”趙琪表示,霉菌孢子被吸入后,可能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打噴嚏等癥狀,特別是對于過敏體質的人群。若大量吸入,可能導致急性霉菌感染或過敏性肺炎等疾病。
此外,如果接觸霉菌,可能引起眼睛發紅、瘙癢,或者引發皮膚過敏反應。長期接觸,可能引發持續的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癥狀,還可能引起免疫系統疾病,引起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等神經系統疾病,導致肝損傷、癌癥風險等。
張洋提醒,如果有發霉的食物,應該盡快處理,否則會帶來安全隱患。“有些人在網上曬出會‘冒煙’的橘子,其實這是霉菌繁殖產生的孢子在擴散,是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而且在密閉的空間下,更容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過敏。”
在處理方法上,她建議,應該戴上手套和口罩,把發霉物放密封袋里,然后扔進垃圾桶里。處理完成后,可以用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的地方,并即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干燥,避免更多的霉菌滋生。
來源: 潮新聞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