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患者不能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會加重白斑病情”
很多白癜風患者認為維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就錯誤地認為它會"漂白"皮膚,導致白斑擴散,所以應避免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流言分析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維生素C是人體必需的抗氧化劑,對白癜風并無負面影響,也不會導致皮膚的白斑加重。白癜風是免疫系統攻擊黑色素細胞導致的,與飲食無關。正常攝入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不會抑制黑色素合成,相反,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促進皮膚修復,對健康至關重要,其抗氧化作用還可能減輕氧化應激(白癜風誘因之一)。白癜風患者真正需要的是均衡飲食,盲目忌口反而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相信大家經常看到有文章宣稱白癜風患者不能食用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例如:維生素C會加快黑色素脫失,從而加重白癜風。
許多人乍一聽會覺得這種說法很有道理——畢竟維生素C確實有美白功效,能夠抑制黑色素生成,讓皮膚變得更白皙。于是,不少人會自然而然地聯想:既然維生素C能“美白”,那白癜風患者吃了富含維C的食物,豈不是會讓白斑變得更白、病情更嚴重?
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維生素C真的會加重白癜風嗎?白癜風患者真的要回避含維生素C的食物嗎?
白癜風的“白”,是怎么來的?
我們人體皮膚顏色,是由黑色素(真黑素和褐黑素)、胡蘿卜素、毛細血管流量及真皮膠原含量等因素決定的,其中黑色素是決定膚色的主要因素。黑色素由表皮基底層的黑素細胞合成之后,黑素細胞通過黑素小體將黑色素傳遞給表皮的角質形成細胞,從而引起皮膚著色。
影響膚色的其他因素還有種族、紫外線照射、性別、年齡、身體部位。
我們平時所說的白癜風,是一種黑素細胞破壞導致皮膚出現白斑的自身免疫疾病,發病機制復雜,并非“吃錯東西”導致的皮膚病。目前認為:白癜風與氧化應激、遺傳、自身免疫、神經、病毒感染及黑素細胞脫落等多種因素有關。
所謂氧化應激,指的是體內氧化劑(超氧陰離子、過氧化氫、羥基自由基等)產生過多,超出了抗氧化防御系統(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維生素C、維生素E)的清除能力。這些過多的氧化劑不僅可導致黑素細胞損傷,還可激活白癜風免疫反應,從而導致皮膚粘膜出現白斑。
吃維生素C食物不會加重白癜風
反而可能有益病情
很多人認為維生素C具有美白作用,可以減少黑色素的合成,這樣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就會加重白癜風。
但實際上,正常飲食中攝入的維生素C對黑色素合成幾乎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白癜風患者黑色素的減少是由于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黑素細胞,而非飲食導致。確實有研究證實,維生素C可通過抑制黑素合成的酶類(酪氨酸酶),減少黑素細胞和體內的黑色素合成。但大多數蔬菜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在30~60毫克/100克,這一劑量水平遠低于可能干擾黑色素細胞功能的閾值[5]。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不僅不會加重白癜風,反而其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減輕氧化應激反應。我們在上文提到,白癜風發病與氧化應激有關,而維生素C是人體主要的抗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抵抗氧化應激損傷的作用。2023年11月的一個隨機對照研究顯示,維生素C可以減輕黑素細胞的氧化損傷,具有改善白癜風病情的作用[6]。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因此,攝入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是不會加重白癜風的。與其糾結飲食禁忌,不如把重點放在規范治療和健康生活方式上。
維生素C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還是人體重要的抗氧化劑,可以維持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一定程度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延緩衰老。
如果缺乏維生素C,最特異的表現是毛囊角化過度、毛囊周圍出血及毛發卷曲,其次是牙齦炎(牙齦萎縮、出血、齲齒)、干燥綜合征、關節腫痛、肌肉骨骼異常(疼痛、關節炎、跛行)、傷口愈合不良及全身癥狀(乏力、水腫、貧血、厭食、抑郁)等多種健康問題。
白癜風患者的科學飲食建議
食用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不會加重白癜風。日常生活中,白癜風患者無需刻意回避,可以正常攝入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此外,還有以下飲食習慣和誤區是需要白癜風患者注意的:
1、正常補充維生素C,有益身體健康,不會加重白癜風;
2、營養均衡飲食,無需特殊忌口;
3、海鮮、牛羊肉、蔥蒜辣椒等食物均可正常攝入。海鮮、牛羊肉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有益人體健康,白癜風患者可以放心食用。網上宣稱白癜風患者不能吃牛羊肉屬于“偽科學”,大家不要輕信;
4、如果對麩質飲食(大麥、小麥、黑麥)過敏,需要回避。2011年3月關于白癜風的病例研究,曾報告了一例兒童白癜風患兒在回避麩質飲食后,白斑可以復色。但并非所有白癜風患者都需要回避麩質飲食[7];
5、“黑色食物(黑豆、黑米)”無白癜風治療作用,請勿大量食入。這類食物的顏色主要與花青素有關。花青素與皮膚中的黑色素截然不同,差之千里。所以大量食入這些“黑色食物”,是無法轉變為皮膚黑色素的;
6、盡量避免飲酒和抽煙。
照“謠”鏡
這類謠言首先是脫離劑量談危害,把實驗室高濃度維生素C的作用套到日常飲食上,利用患者的焦慮心理制造不必要的飲食恐慌;其次是錯誤聯想,將維生素C的美白效果與白癜風的加重直接關聯,忽視了病理機制的復雜性,其實兩者機制完全不同。
面對此類謠言,我們應當保持理性認知:首先通過查閱國際權威醫學機構的指導建議明確真相,理解均衡營養對維持免疫平衡的重要性遠大于盲目忌口;其次將關注重點放在規范治療上,而非被無科學依據的飲食禁忌分散精力。
參考文獻
[1] Uptodate獲得性色素沉著性疾病
[2] Uptodate 白癜風的發病機制、臨床特征及診斷
[3] uptodate水溶性維生素概述
[4] Speeckaert Reinhart,Bulat Vedrana,Speeckaert Marijn M et al. The Impact of Antioxidants on Vitiligo and Melasma: A Scoping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tioxidants (Basel), 2023, 12: undefined.
[5]Miao F, Su MY, Jiang S, Luo LF, Shi Y, Lei TC. Intramelanocytic Acidification Plays a Role in the Antimelanogenic and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Vitamin C and Its Derivatives. Oxid Med Cell Longev. 2019 May 12;2019:2084805
[6]Fallah M, Abedini R, Mahiabadi SA, Montazeri S, Hosseinzadeh-Attar MJ, Ebrahimpour-Koujan S. The effect of vitamin C on oxidative stress indices and skin regimentation of vitiligo patients. Arch Dermatol Res. 2023 Nov;315(9):2655-2660.
[7] Rodríguez-García C, González-Hernández S, Pérez-Robayna N, Guimerá F, Fagundo E, Sánchez R.
Repigmentation of vitiligo lesions in a child with celiac disease after a gluten-free diet. Pediatr Dermatol
2011;28:209-10
策劃制作
作者丨陳旭光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 醫學博士
審核|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王夢如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徐來 林林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