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怎么辦?家庭用藥注意事項,請查收!
最近一段時間,兒童感冒、發燒、肺炎等進入高發期,一時間也給廣大家長帶來很多困擾。尤其進入秋冬季節,流行性感冒也將持續,醫院門急診將再次迎來就診高峰。那么孩子生病了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發熱驚厥、高熱不退該怎么辦?自行在家用藥又要注意些什么?
★ 普通感冒可以自愈,癥狀較輕不需要使用藥物,足夠的休息和足量補充液體很重要。
★ 癥狀比較明顯,影響到孩子日常生活,考慮使用藥物干預。
針對幾個常見的感冒癥狀,您是不是也給這樣給孩子用過藥?有過這樣的困惑……
困惑1孩子感冒了,有沒有特效藥?
感冒90%以上是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
目前治療普通感冒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
一些所謂“神藥”的兒童用藥真的那么“神”嗎?
★ 磷酸奧司他韋作為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療的已上市藥品,對其他病毒引起的感染無效;對普通感冒無效。所以,感冒、流感無特效藥!
流感多高熱(39~40℃),有寒戰和頭痛及全身肌肉酸痛癥狀。
普通感冒則不發熱或輕中度發熱,無寒戰,頭痛和肌肉酸痛的癥狀少或沒有。
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有基本的判斷,流感癥狀明顯須及早帶孩子就診。
★ 尤其是兒童用藥,不建議家長盲目囤藥、甚至自行服藥。
困惑2發熱又咳嗽,要不要吃抗菌藥物?
發熱和咳嗽都是感冒的癥狀,
而感冒只有在并發細菌感染情況下才考慮使用抗菌藥物!
感冒最常見的濫用藥物是抗菌藥物,也就是大眾所說的消炎藥。
作為家長,腦子里要有一根弦:沒明確有細菌感染,不要使用抗菌藥物!如果確定是細菌感染,則要遵醫囑合理使用。
有的家長在孩子病癥剛有緩解就停用,或者感覺效果不好頻繁更換……
這樣很容易引發細菌感染疾病的復發和耐藥性的產生。
所以,抗菌藥物不該用的時候不用,該用的時候要足量足療程使用,需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對于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熱是感冒癥狀的一種
發熱是感冒癥狀的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一般3天后會有好轉趨勢。體溫超過38.5℃孩子狀態不好的情況下考慮使用退熱藥,目的是改善孩子的舒適度。
對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咳嗽是排痰和氣道修復的過程
對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有時會持續1~2周。
咳嗽是排痰和氣道修復的過程,有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阻止感染擴散的作用。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不需要使用藥物。
若濫用止咳藥(包括化痰藥),其不良反應可能要大于止咳化痰的作用。中樞性鎮咳藥可能會抑制咳嗽中樞,導致痰液阻塞無法咳出而加重感染,多痰和肺瘀血患兒禁用。若咳嗽時間過長過重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排查病因,遵醫囑使用藥物。
做好咳嗽患兒的日常護理
1.及時補充液體:咳嗽痰多的患兒,要有充分的液體攝入,以稀釋痰液;
2.環境濕度要適宜:孩子所處的環境濕度要適宜(40~60%);
3. 遠離吸煙環境。
困惑3孩子鼻塞、流鼻涕,可以吃感冒藥嗎?
復方感冒制劑,也就是大眾所說的感冒藥,更是兒童感冒濫用藥的“重災區”,因為可以迅速緩解鼻塞流鼻涕等卡他樣癥狀(一種比較常見的普通感冒表現,多是指由各種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發炎后所引起的臨床癥狀,包括鼻塞、打噴嚏、咳嗽、鼻腔分泌物增多等)。
家長們會認為治療感冒好用,而且下次感冒不管出現什么癥狀會自行給孩子用上。
復方制劑
感冒藥基本都是復方制劑,成分基本在3種以上,包括減充血劑、抗過敏藥、止咳藥、祛痰藥、解熱鎮痛藥等單方或固定復方制劑。
這些成分不是每種都需要使用,也不是每種都適合孩子使用。
家長經常會將含有退熱成分的復方感冒制劑與退熱藥同時使用,或者孩子只流鼻涕就使用含有針對發熱咳嗽等多種癥狀的復方感冒制劑,或者西藥與中成藥聯用導致藥物成分重復等,很容易導致藥物過量和無效用藥。
及時處理
鼻塞和流鼻涕最好的對策是使用生理鹽水滴鼻或生理鹽水或海鹽水沖洗鼻腔,把鼻涕清理出來。
吸入蒸汽也會緩解鼻塞癥狀。鼻涕由清鼻涕逐漸轉變為黃稠,而后逐漸減少是正常的鼻涕變化,并不是鼻涕有顏色了就是有細菌感染了。
鼻塞嚴重可能是鼻涕堵塞造成的,所以主要的還是清理鼻涕,使用吸鼻器或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都是不錯的選擇。
及時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咳黃痰卻有可能有合并細菌感染。建議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沖洗鼻腔后仍不能緩解癥狀, 就要考慮是否腺樣體肥大等鼻生理構造問題,需要就診耳鼻喉科。
不濫用藥物≠不關注≠不用藥
需要補充的是,有些嚴重疾病的早期癥狀可能與感冒癥狀類似,不濫用藥物不等于不關注,在孩子生病期間要注意密切關注孩子狀態,出現以下情況,及時去醫院就診。
● 3月齡以內的嬰兒發熱咳嗽
● 發熱超過72小時不退熱
● 精神萎靡 不思飲食 嘔吐腹瀉
●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或呼氣時有喘息
● 咳嗽持續3周以上
作者: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 王慧 主任藥師
來源: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