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油價和產量飆升,沙特阿美登上“全球第一市值”寶座。中東地區石油為啥這么多?這片“漂浮在石油上”的土地有哪些神之處?
整理/新媒體編輯 段大衛
近期關注股票市場行情的小伙伴會發現,沙特阿美一舉超過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2022年5月18日數據(圖片來源:同花順)
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的國家石油公司,也是目前最大的石油公司。主要從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煉制、運輸和銷售等業務,擁有世界最大的陸上油田和海上油田。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logo(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對于近期的利潤暴增,沙特阿美表示主要受益于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暴漲。今年以來,油價漲幅已達45%。其次,還受益于沙特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他成員國逐步增加的產量,今年1至3月,沙特阿美的平均日產量為1020萬桶,同比增長20%。中東地區的石油為什么這么多?這片“漂浮在石油上”的土地,有哪些神奇之處?
“流進”歷史長河的神奇液體
中東就像一把鑰匙,左右著全世界的命運,因為全球都被一種神奇的液體捆綁成了共同體,那就是中東各國的國寶——石油。中東地區發現石油并非近代的事情,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這里的人們就會使用石油。不過那個時候人們并不知道這種黏糊糊的液體可以作為燃料,他們發現這種油狀物很是防水,因此用作船只的防水劑。
▲泄露的原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石油第一次在中東被點燃要追溯到5世紀,當時波斯人在死海周圍打井開采石油,將其作為戰場上的助燃劑。這是石油第一次與戰爭扯上了關系。真正將中東石油推向古代極致的是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他們用石灰等材料混進石油里面,制成一種可以噴射的火器,被叫做希臘火,又叫拜占庭野火。
▲畫作上的希臘火(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這款“神器”給阿拉伯人留下了不小的陰影,因為它發出來的火水都澆不滅。因為對希臘火的需求量很大,拜占庭帝國在中東地區開采了大量的石油。然而東羅馬覆滅后,這款火器也走進了歷史,消失在了長河中,中東的石油開采走向了一個沉寂的時代。18世紀末,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中東淪為了西方的殖民地。這里氣候干燥少雨,除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其他地區不適合發展農業,商業又被歐洲人壟斷,中東只能發展一些畜牧業,開始養殖駱駝。這個時候的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他們很快便遇到了瓶頸。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力成為了主要動力。同時內燃機創制成功后,石油也就成為了重要能源。但歐洲自己的資源很有限,于是他們將目光聚集在了中東地區。
(圖片來源:和訊新聞)
科技的發展讓歐洲分析出了希臘火的成分與結構,因此一些石油商人認為,中東地區有豐富的石油。果不其然,從1920年起,陸續在中東地區挖到油田,1940年左右,正式有油田開采,中東進入了世界工業的中心。二戰過后,世界百廢待興,對石油的需求量極大,中東抓緊機會將石油產業做大,變為了自己的支柱產業,一個真正的能源地區誕生了。
地賜的“黑色黃金”
事實上,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并不在中東地區,而是位于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目前共探明石油儲量達到了有3000億桶以上。
(圖片來源:科學探索菌)
但是比起中東地區的國家來說,委內瑞拉豐富的石油資源并不能被完全開采,而且它們都位于較深的地下,開采的成本較高。
▲委內瑞拉境內的一座抽油機(圖片來源:Market Watch)
同時委內瑞拉的石油品質也比較低,再加上該國經濟落后,基礎建設薄弱,無法建設石油開采的設施,更無法有效對其進行開采,但中東地區不存在這些問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第二大的國家,根據《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第69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已探明2976億桶石油,它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家,被稱為是“石油王國”,甚至沙特阿拉伯的地下可能還藏著1000億桶石油沒有被發掘出來。如果從地理上來看,中東地區那些擁有大量石油的國家都在波斯灣沿海,除了沙特阿拉伯以外,還有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示意圖(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
為什么中東盛產石油?這事還要從很久之前說起。早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整個地球上的大陸們都是擠在一起的,地質學上稱為“盤古超大陸”。在大約1.8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盤古超大陸開始解體。它先是南北分離,北邊形成勞亞古陸,南邊形成岡瓦納大陸。于是在勞亞古陸的南邊出現一片海洋,史稱特提斯海,這是盤古超大陸解體的第一階段。
(圖片來源:環球科學大觀)
隨后在大約1.4億年的白堊紀早期,盤古超大陸的第二次解體發生,這次解體主要發生在南邊,岡瓦納大陸開始分裂,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和南極洲的雛形開始形成,印度次大陸也分離,朝著東北地區漂去。這一時期北邊的勞亞古陸比較穩定,除了北美洲分出去之外,剩下的部分幾乎沒有變動,這便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前身。此時的盤古超大陸已經蕩然無存,但它的解體還沒有結束,白堊紀末大滅絕之后的1000萬年時間里,印度次大陸一直在往亞歐大陸靠近,終于在距今5500萬年的時候出現了板塊間的擠壓,二者之間的特提斯海開始縮小,無數小島從海中冒出來,一些從來不存的陸地誕生,這里面就有中東地區。
(圖片來源:環球science)
經過幾千萬年的擠壓,最終特提斯海消失在地球的歷史中,只留下一小部分,就是今天的地中海。而那些被擠出來的土地,西起阿爾卑斯山東至青藏高原。這就是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中東就是這個造山運動出來的地區,由于前身是海洋,里面大量的海洋生物在這個變遷過程中埋入地殼,非洲板塊又和亞歐板塊發生擠壓,中東處在二者的交界處,這樣的作用之下,海洋生物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生成了石油。
(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因為地殼很年輕,中東的石油埋得不深,全部是淺表石油,易開采,所以中東的開采效率全世界最高。
新能源或影響“黑金”未來
如今,新能源已經成為了幾乎是全球的研究方向,這其中不僅是因為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逐漸減少,也是因為地球環境逐漸惡劣,不管是石油還是煤炭,所排放的氣體等都給地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比如酸雨、溫室效應等已成為了21世紀人類正在面臨的重要難題。
▲酸雨效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石油行業而言,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投資該行業都能獲得超高的回報。但是近十年來,由于風能、太陽能的推廣,對其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相比于石油產業,風能、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它們的短期邊際成本為零,但是回報比卻超高,除了前期的設備成本之外,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產生任何成本。而且,伴隨著這些設備成本越來越少,未來這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過程中,成本將會大幅降低。而石油卻恰恰相反,無論是開采還是勘探,都是一筆很大的成本支出。因此,在未來能源的這條道路上,石油并不會是一名獨行者。
來源: 北京科技報社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