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定義及病因
定義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指肺氣上逆,沖擊氣道,發出咳聲,或伴有咯痰的一種病癥。中醫認為其病因與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或內傷(臟腑功能失調,肺、肝、脾、腎)有關。咳:指有聲無痰。嗽:指有痰無聲??人裕和ǔV赣新曈刑?。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病因
咳嗽的病因可分為外感(六淫侵襲)和內傷(臟腑失調)兩大類,其病機核心是肺失宣降,肺氣上逆。
-
外感咳嗽(多急性,實證為主):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侵襲肺衛,其中以風邪為首,常夾寒、熱、燥邪。
-
內傷咳嗽(多慢性,虛實夾雜):病因:多因飲食、情志、勞倦、久病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影響肺的宣降功能。
咳嗽中醫治療
中醫內治法
外感咳嗽(急性咳嗽,多因外邪侵襲)
風寒咳嗽
**表現:**咳嗽聲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怕冷無汗、頭痛身痛。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常用方藥:
**中成藥:**通宣理肺丸、杏蘇止咳顆粒。
**食療:**生姜紅糖水(生姜3片+紅糖煮水)、紫蘇葉煮粥。
風熱咳嗽
**表現:**咳嗽頻繁、痰黃黏稠、咽喉腫痛、發熱怕風、口干。
**治法:**疏風清熱,化痰止咳。
常用方藥:
**中成藥:**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
**食療:**梨+冰糖+川貝蒸服,或羅漢果泡水。
風燥咳嗽(秋燥常見)
**表現:**干咳無痰或痰少黏連、咽干鼻燥、舌紅少津。
**治法:**潤燥止咳。
常用方藥:
**中成藥:**養陰清肺丸、秋梨潤肺膏。
**食療:**百合銀耳羹、蜂蜜水。
內傷咳嗽(慢性咳嗽,多因臟腑失調)
痰濕咳嗽
**表現:**咳嗽反復、痰多白黏、胸悶脘痞、舌苔白膩。
**治法:**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常用方藥:**二陳丸、半夏露。
痰熱咳嗽
**表現:**咳嗽氣粗、痰黃稠難咯、口干便秘、舌紅苔黃。
**治法:**清熱化痰。
**常用方藥:**鮮竹瀝液、復方鮮竹瀝液。
肝火犯肺
**表現:**咳嗽陣作、痰少質黏、胸脅脹痛、情緒波動加重。
**治法:**清肝瀉肺。
**常用方藥:**黛蛤散合瀉白散。
肺陰虧虛
**表現:**干咳少痰、聲音嘶啞、午后潮熱、舌紅少苔。
**治法:**滋陰潤肺。
**常用方藥:**養陰清肺丸、沙參麥冬湯。
中醫外治法
穴位按摩:
按壓肺俞(背部第3胸椎旁開1.5寸)、列缺(手腕橈側)、天突(胸骨上窩)等穴位。
艾灸:
適用于風寒或痰濕咳嗽,選穴大椎、風門、肺俞。
拔罐:
背部膀胱經走罐可祛風散寒。
注意事項
忌口:
風寒咳嗽忌生冷;風熱咳嗽忌辛辣;痰濕咳嗽忌肥甘厚膩。
調護:
避風寒、戒煙酒,保持空氣濕潤(尤其燥咳)。
及時就醫:
若咳嗽超過2周不愈、痰中帶血、伴高熱或喘息,需排除肺炎、結核等疾病。
來源: 豐澤區豐澤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