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經常有胃脘部灼熱、疼痛,餐后腹脹,吃點就飽的感覺?或者經常惡心,嘔吐,愛打飽嗝?

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胃鏡、腸鏡、超聲、CT,花了不少錢也沒查出什么實質性問題,但又整天胃不舒服,導致情緒焦慮,影響日常生活,心里有苦說不出!

如果您有以上癥狀,可能是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腸病,其屬于有消化系統疾病,而應用生化、影像學和內鏡檢查等未發現有器質性改變的一大類病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伴有抑郁、焦慮、失眠等狀態,導致形成“消化不良—情感障礙或失眠—加重消化不良”這種惡性循環的狀態。

從中醫角度,本病歸屬于“胃痞”的范疇?!捌Α痹凇饵S帝內經》稱為“否”“滿”“否塞”等。“痞”的記載始見于《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拔钙Α迸c長期的情緒低落,勞倦過度,飲食不節,或冷熱刺激有關。

脾胃是人體“運化”大器,病理因素長期刺激會產生“痰”“瘀”“濕”等病理產物。痰邪黏滯膠結、纏綿難愈,瘀邪阻滯氣機、耗血傷津,濕邪重濁粘滯、易傷陽氣,它們粘滯不易擺脫,像“栓子”一樣堵住了體內流動的氣,堵住了水液代謝通路,使人體氣機不暢,脾胃功能受損,水谷精微無以運化,氣血化生無源,神機失于濡養,出現胃腸功能不良、情緒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癥狀。本病初期以實證為主,后期多為虛實夾雜。

正常情況下,及時就醫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及情緒狀態。目前,中醫治療此病常采用中藥內服、針灸、內科推拿及功法導引等方法。除此之外,居家可自行穴位按揉,以緩解不適。

功能性消化不良為胃腸病,在中醫中屬于“腑”病。《靈樞》中記載:“邪在腑,取之合?!焙涎ㄊ侵委煾〉奶囟ㄑ?;又《難經》云:“五臟募皆在陰,何謂也?然: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蹦佳ㄅc腑相通。合募配穴治療腑病可達到協同增效的目的?!端貑枴份d:“陰病治陽,陽病治陰。募穴為陰,背俞穴為陽”,俞募配穴可調和陰陽,以舒暢臟腑經絡之氣。故居家可選用胃經的合穴足三里、胃經的募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中脘,以及胃經的以上采用了合募配穴、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氣的治療作用。

按揉雙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髕骨上外緣,犢鼻穴與解溪穴的連線上。(胃合穴)

簡便取穴:坐位屈膝。先確定犢鼻穴的位置,自犢鼻直下4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按揉中脘穴:在上腹部,臍上4寸。(八會穴-腑會;胃募穴)

簡便取穴:胸骨柄下緣與肚臍連線中點處。

按揉雙側章門穴:在側腹部,第11肋游離端之下際。(八會穴-臟會;脾募穴)

簡便取穴: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肘尖正對的地方即為此穴。

按揉雙側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開1.5寸。(背俞穴)

簡便取穴:背部與肚臍相對應處,是第2腰椎棘突,向上屬3個錐體即第11胸椎棘突,旁開2橫指處。

以上每穴按揉3-5分鐘。此外,根據癥狀虛實,可配合采用易罐、刮痧等療法,協同增效除了采取醫療手段治療外,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最重要的。例如,適當鍛煉,以微微出汗為宜;注意勞逸結合;健康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酗酒等;調暢情志,起居有節!保持正氣充足,讓疾病無處可逃!

(本文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撰稿人:邢月/張曉梅

審稿:王朝輝

排版:李述東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