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皓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萬偉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主任醫師
腦外傷作為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損傷,其康復治療對患者恢復生活質量和重新融入社會至關重要。下面將深入探討腦外傷患者的康復治療,特別是呼吸排痰功能訓練、視覺障礙康復、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泌尿系統感染預防以及職業康復等方面,旨在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康復指導。
腦外傷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呼吸排痰功能的訓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這種訓練在患者重癥期間即可開始,甚至在患者意識不清的情況下,通過呼吸機輔助時,就需關注其呼吸功能。因為此時患者的膈肌和肋間肌可能出現問題,早期的呼吸訓練能夠幫助患者盡早脫機,控制肺部感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呼吸訓練不僅針對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腦損傷患者同樣需要,因為他們往往伴隨著呼吸、肺功能和胸廓的問題。呼吸訓練的形式多樣,如深吸氣、深呼氣練習,吹蠟燭、吹紙條,甚至唱歌等,這些都能有效鍛煉患者的呼吸肌。每次訓練時間無需過長,15分鐘左右即可,但訓練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對預防和輔助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腦外傷患者在家中進行的呼吸排痰功能訓練,家人可以協助患者進行一些簡單的練習。比如,幫助患者擠壓胸廓、拍背,變換體位以促進痰液排出。同時,鼓勵患者練習深咳,盡量將痰液咳出,避免吞咽。此外,通過深呼吸練習、吹氣球或吹口哨等方式,也可以增強患者的呼吸功能。這些家庭訓練既簡單又實用,能夠輔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康復訓練。
視覺障礙是腦外傷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中偏盲較為典型。偏盲是指患者只能看到一側的物體,這是由于神經損傷導致的視覺通路問題。對于這類患者,康復的關鍵在于通過代償訓練,如轉頭看物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醒患者注意視線盲區,避免發生碰撞或摔倒。與偏盲不同,單側空間忽略是另一種視覺障礙,它更多地與頂葉損害有關,表現為患者對患側空間的忽視。這兩種視覺障礙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但都需要通過特定的視覺刺激和訓練來改善患者的視覺功能。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腦外傷患者康復的主要目標之一。從患者一開始生病到整個康復過程,無論是在醫院還是在家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都應貫穿始終。通過康復訓練,患者可以逐漸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洗漱等日常活動。對于雙手配合困難的患者,可以利用健側手完成動作,或者通過輔助器具如夾子等來完成一些精細動作。此外,訓練患者從臥室走到衛生間等簡單的移動能力,以及使用輪椅進行轉移等,都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訓練不僅能夠幫助患者實現生活自理,還能夠擴大他們的生活空間,提高生活質量。
泌尿系統感染是腦外傷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尤其在重度腦損傷患者中更為多見。這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損傷后,患者的排尿功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尿失禁或尿潴留等問題。為了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患者需要定時排尿,記錄排尿日志,觀察排尿規律和尿量。對于插尿管的患者,應盡早拔除尿管,使用集尿器或紙尿褲等輔助器具。同時,保持足夠的進水量和尿量,避免過度憋尿,也是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措施。對于已經出現感染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治療。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職業康復是腦外傷患者回歸社會的重要途徑。通過職業培訓,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對于因腦外傷導致功能障礙的患者,如癱瘓、認知障礙或語言障礙等,需要針對其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職業康復訓練。這包括訓練患者如何使用輔助器具完成工作、改變職業方向以適應新的工作能力等。同時,社會應給予腦外傷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關注,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和必要的職業輔導,幫助他們順利回歸社會。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