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弋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毛永輝 北京醫院 主任醫師
腎結石就是在腎臟內形成的硬質結晶體,最常見的是草酸鈣結石,占泌尿系結石的75%,甚至80%。另外還有尿酸結石、胱氨酸結石、感染性結石等。
在臨床上,腎結石的癥狀差異比較大。結石比較小,如果墜入輸尿管引發痙攣,可以發生劇烈疼痛,伴有鏡下或肉眼血尿、惡心、大汗、嘔吐等情況。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結石比較大,但在腎臟里,癥狀通常比較輕微,表現為腎區的鈍疼、脹疼,有些患者甚至沒有不適癥狀。如果卡在腎盂出口或輸尿管中,除了疼痛、血尿,腎臟分泌的尿液不能順利排泄,導致腎盂內壓增高,腎臟也可能逐漸膨大,腎實質被尿液壓迫,變得更薄,形成腎積水,影響患側腎臟功能。
另外,即使沒有造成明顯腎積水及嚴重的腎功能損害,較大結石長期刺激或成為病菌棲息的溫床,對腎臟也有不利影響。
對于4-5毫米以下的腎結石,又不合并癥狀,不需要積極治療,但對于特殊人群,比如飛行員、宇航員,一定積極要把結石取掉。
還有一些人認為,結石雖大,但沒有明顯的腎積水,可以等長得更大一些,造成腎積水再處理,這個觀點存在一定的偏差。
實際上,結石可以引起刺激和炎癥反應,對腎臟功能不利。長時間存在,還可以誘發一些其他病變,如感染等。這種情況建議找專業醫生評估,確定診療策略。
結石不是很大,比如6毫米以下,最基礎的方法是通過多喝水促進結石排出。有些藥物可以輔助排石,比如中醫中藥的各種排石湯劑、顆粒或沖劑。從西醫角度來講,α受體阻滯劑可以促使輸尿管中下段擴張,起到促進排石作用。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代謝因素引起的尿酸結石,是可以采取藥物溶石治療的,口服藥物使尿液堿化可以溶掉純尿酸結石。
怎么判斷是不是尿酸結石?提示尿酸結石的方式有幾種,但都不一定十分準確。比如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尿酸結石的可能性大一些;由于尿酸結石可以透射線,腹部平片上看不到的結石可能是尿酸結石。CT檢查時,結石的CT值能幫助初步判斷是不是尿酸結石。最準確的方式是取得結石,并做結石成分分析。
腎結石在2厘米以內,可以選擇體外沖擊波碎石。如果同一塊腎結石需要重復碎石治療,一般要求間隔7-10天的時間,各種檢測指標正常或基本恢復后,再進行第二次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兩次之后,結石沒有太大的變化,或沒有取得滿意的碎石效果,建議采用其他方式治療,比如軟性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取石。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腎臟,避免多次體外沖擊波碎石對腎臟造成的影響。
如果這次長了腎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效果很好,但過幾年結石又長了,如果大小、位置合適,依然可以選擇體外沖擊波碎石。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