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汝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主治醫師
審核:馬有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主任醫師
當輕柔的春風輕輕拂過人們的面頰,在帶來絲絲溫暖的同時也會將那漫天飛舞的花粉吹散;當夏雨淅淅瀝瀝地落下,在潮濕的空氣中,霉菌會悄然無聲地開始滋生;當秋風蕭瑟地刮起,落葉紛紛揚揚地飄落,干燥的環境使得塵螨可肆意地橫行;當冬雪皚皚地覆蓋大地,寒冷的氣流不斷刺激著敏感的鼻腔……不知您是否會出現鼻癢難耐、噴嚏接連不斷、鼻涕流淌不止、感覺鼻子像被“水泥”封住一樣的情況?不知您是否正飽受著過敏性鼻炎的困擾呢?
在全球范圍內,約有20%的成年人、40%的兒童正在遭受過敏性鼻炎的折磨,我國的發病率也大致處于相同的水平。這個疾病表面上看似是個小問題,然而卻對我們的生活質量產生著嚴重的影響,它會使我們呼吸變得不暢,難以入睡,還可能引發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鼻竇炎等一系列相關疾病,而這令人煩惱的鼻炎與季節的輪轉變換有著緊密的聯系,認真研究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成果——二十四節氣,我們可從中探尋到許多過敏原播散的規律,從容地去應對。
什么是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鼻子對某些物質“過度敏感”了。這些物質,被稱之為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塵螨、霉菌、動物皮屑等。當我們的鼻腔黏膜接觸到這些過敏原時,免疫系統會出現“過度反應”,釋放出組胺等炎性介質,導致鼻腔黏膜水腫或充血,出現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癥狀。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二十四節氣與過敏性鼻炎的“愛恨情仇”
通常來講,過敏原并非污染物,而是大自然中的產物,符合大自然運轉的規律。例如,春秋季發病的過敏性鼻炎我們稱之為花粉癥,其罪魁禍首是植物花粉。古人根據太陽周年運動的軌跡,將一年劃分為24個時段,稱之為二十四節氣,用來描述不同時節獨特的氣候特點,而這些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著自然界中過敏原的種類、濃度和傳播方式。
春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這幾個節氣。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但對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這卻是個“多事之春”。在我國北方地區,春季是花粉過敏的高發期。自驚蟄以后,楊樹、柳樹、榆樹等樹木的花粉,在春風的吹拂下,漫天飛舞,無孔不入。春分至谷雨期間花粉釋放達到高峰,立夏前后,樹木花期結束,花粉濃度逐漸降低。給出的建議如下:密切關注花粉濃度預報,盡量避免在花粉高峰期長時間戶外活動。外出時佩戴防花粉口罩(或N95口罩)、眼鏡等防護裝備。回家進入室內前要清理掉衣服和頭發上的花粉,并進行鼻腔鹽水沖洗、洗臉和漱口。保持室內清潔,必要時使用空氣凈化器,降低室內花粉濃度。每年春季規律發作過敏癥狀的,可以提前2周使用鼻噴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會起到預防的效果。
在我國南方地區,春季比北方來得更早一些。立春之后,部分早花樹木開始釋放花粉,驚蟄至清明期間,多種植物花粉同時釋放,但由于南方植物種類繁多,花期交錯,花粉高峰期相對分散,不像北方那樣集中。直到谷雨前后,大部分植物花期就會結束。南方溫暖潮濕,除了花粉,霉菌也是一大過敏原。回南天時,墻壁、家具上都可能滋生霉菌,釋放出大量孢子,引發過敏癥狀。給出的建議如下:保持室內清潔,重點清理衛生間和廚房等霉菌容易滋生的區域。經常通風換氣,降低室內濕度,減少霉菌滋生。使用空氣凈化器,過濾空氣中的過敏原。
夏季包含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幾個節氣,在夏季的時候,天氣呈現高溫多雨的狀況,盡管此時花粉濃度有所下降,然而霉菌和塵螨卻迎來了適宜它們生長繁殖的時期。潮濕的環境可為霉菌的生長提供良好條件,像空調濾網、衛生間以及廚房等地方,都有可能成為霉菌聚集生長的地方。在夏至前后的梅雨季節期間,霉菌孢子的濃度會出現快速增長的情況;塵螨比較喜歡生活在溫暖潮濕的床上用品、地毯以及沙發當中,夏季的高溫高濕環境,為塵螨的繁殖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鑒于此,給出的建議如下:定期對空調濾網進行清洗,以保持室內處于干燥通風的狀態,經常對床上用品進行清洗并且晾曬,同時使用防螨床罩,盡量避免使用地毯、毛絨玩具等容易滋生塵螨的物品,使用除濕機來降低室內的濕度。
秋季涉及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些節氣。秋季天氣晴朗干爽,但是天氣較為干燥,對于過敏性鼻炎患者而言,這又是一個不太好過的季節。在北方地區,秋季是蒿草、豚草等雜草花粉傳播的高峰期,這些花粉顆粒比較小,很容易進入呼吸道,引發過敏癥狀。立秋前后,隨著雨季結束,氣溫變得適宜,雜草開始開花并釋放花粉。處暑至秋分期間,多種雜草花粉會同時釋放,達到一個高峰狀態。霜降前后,隨著氣溫降低,雜草枯萎,花粉濃度會逐漸下降。在南方地區,南方秋季氣候溫暖濕潤,許多植物仍然可生長,不過花粉濃度普遍比較低,沒有十分突出的高峰期,需要留意的是,南方秋季霉菌孢子濃度可能會比較高,這也是關鍵的過敏原。給出的建議如下:如同春季一樣,關注花粉濃度,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保持室內清潔,以此減少塵螨滋生,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冷空氣對鼻腔造成刺激。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幾個節氣。冬季天氣寒冷干燥,過敏原的種類相對較少,但是冷空氣本身就是一種會產生刺激的因素,冷空氣會對鼻腔黏膜造成刺激,使得血管收縮,黏膜變得干燥,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冬季室內進行取暖,會致使空氣變得干燥,室內濕度小于30%,然而被褥微環境仍然維持55%的濕度,成為塵螨的“避難所”,塵螨更容易滋生。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也容易導致過敏原濃度升高。給出的建議如下:注意做好保暖,外出的時候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鼻腔,保持室內通風,每天都要開窗進行換氣,使用加濕器來增加室內濕度,定期對取暖設備進行清潔,減少塵螨和霉菌滋生。及時換洗床上用品和衣物,通過晾曬或溫水洗滌衣物可以清除大部分螨蟲,還能通過去除衣物表面的灰塵皮屑減少螨蟲的食物來源。
過敏性鼻炎常見治療辦法
過敏性鼻炎很難被根治,不過借助規范治療,可對癥狀給予有效控制,提升生活質量。
常用藥物包含以下幾種:鼻用糖皮質激素,作為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藥物,可減輕鼻腔炎癥,緩解鼻塞、流涕以及打噴嚏等癥狀。抗組胺藥,同樣屬于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藥物,可緩解鼻癢、打噴嚏和流涕等情況。鼻腔沖洗,運用生理鹽水或者海鹽水沖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內的過敏原以及炎性分泌物,減輕鼻腔黏膜水腫,對過敏性鼻炎有預防作用,同時也能起到一定治療功效。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近年來,免疫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對于屋塵螨、粉塵螨以及黃花蒿花粉為主要過敏原的鼻炎患者,通過脫敏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控制過敏癥狀,還有望改變疾病的自然進程,預防過敏性鼻炎發展為哮喘。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針對過敏性炎癥過程中涉及的特定細胞因子(如免疫球蛋白IgE和白介素IL-4、IL-5、IL-13)的新型靶向生物制劑已進入臨床應用,為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療新選擇。
祖國傳統醫學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方面有獨特優勢:循證醫學表明,玉屏風散等經典方劑可以有效改善鼻炎癥狀;針灸和穴位貼敷能降低鼻腔阻力、改善鼻腔通氣,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有效手段。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為根本的預防方式,借助過敏原檢測明確自身過敏原,隨后盡量避免接觸。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療方法僅作參考,具體用藥需遵循醫囑。
結語:與鼻炎相處的智慧
過敏性鼻炎難以徹底治愈,然而憑借了解其與二十四節氣的關聯,掌握不同季節的預防和治療手段,可有效控制癥狀,減少發作次數,使生活更輕松。在二十四節氣的更替中,順應自然規律,調整生活方式,該用藥時別硬扛,該防護時別嫌煩。行動起來,守護呼吸健康,打贏與過敏性鼻炎的“持久戰”,不再被鼻涕、鼻塞困擾,自由暢快地呼吸清新空氣。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