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終于~終于過去了,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正是約上兩三好友戶外出游的好時節。吃著零食,談天說地,夜晚再燙壺好酒,對著滿天繁星互訴衷腸,那感覺,想著就爽!可是,這里還是得提醒各位:歲月雖好,切不能掉以輕 “心” 啊!

近期,曾備受關注的 “世紀嬰兒” 千千,因心源性猝死離世,年僅 25 歲。這一消息令人痛心不已,也再次為我們敲響了關注心臟健康的警鐘。很多時候,看似平常的身體不適,或許正是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比如心梗,一旦忽視,后果不堪設想。

圖源:Pixabay

我們急診每年都會遇到很多胸痛患者,有些早期感覺只是胸悶而已,一點點的不舒服,沒有引起重視,拖著,熬著,最后只有惋惜加痛心了!還記得我們醫院普外科的李醫生,在半夜寫論文時突發胸痛,身為一位工作多年的醫務工作者,他就預感這事不簡單,立馬叫家屬開車送來醫院,在急診大門時,已經全身乏力,大汗淋漓!立馬做個心電圖,當即一看——ST段明顯抬高了!立即抽血化驗,立馬去導管室!但是后來,還發現李醫生還有主動脈夾層!慶幸的是發現及時!

那么哪些癥狀提示你需要馬上到醫院就診了呢?

1、突然胸痛

疼痛劇烈,壓榨感、緊迫感,像“喝了辣椒水”,“吃了大頭蒜”長時間不緩解

2、其他部位易忽視、混淆的疼痛

痛在身,病在心!這幾種疼痛,你也要警惕了

①上腹痛 容易被誤解為吃壞了肚子

②左肩痛 左肩乃至左前臂都痛,容易被誤以為肌肉勞損、肩周炎,在家休息休息就能好

③牙痛 常表現為牙痛劇烈但疼痛部位不明確,服用止疼藥還是不能緩解

④咽喉疼痛 突然的情緒波動、體力勞動后的咽部緊縮感、不適感等

3、大汗

大汗一定得引起注意了!70%的男性心梗前會出現大汗淋漓的情況主要是心輸出量的大量減少和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都會造成心臟病發作的大量出汗

4、虛弱、疲乏感

圖源:Pixabay

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1、作息規律,控制情緒

熬夜、缺水導致體內血容量缺乏、灌注不足,再加之熬夜、勞累等情況會導致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所以規勸大家盡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避免大喜大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2、膳食方面

以富含營養的清淡飲食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避免暴飲暴食,還有一句老話:多喝水!避免血液黏稠。

3、戒煙限酒

戒煙!戒煙!戒煙 !長期的吸煙會導致動脈血管的硬化,尼古丁、焦油等物質的攝入也會導致冠狀動脈的收縮、痙攣、急性閉塞,重要的話說三次!過度飲酒也會引起血壓的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小酌怡情莫貪杯)!

4、注意保暖

氣溫每降低1℃,心臟病發病率就會增加2%,要風度,同時也得要溫度!

5、指標控制

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管理好自己的體重。

供稿單位: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
審核專家:艾山木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