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一男子因長期酗酒,導致全身發黃,肝臟嚴重衰竭,生命危在旦夕。據了解,他每天至少飲用1斤白酒,這樣的習慣持續了整整20年。最終,他的肝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負擔,出現了嚴重的病變。他的眼白也變成了黃色,這是肝臟疾病嚴重到極點的表現。面對病情,他深感懊悔,“移植肝才能活,我對不起老婆和孩子”。專家提醒,長期大量飲酒不僅會損害肝臟,還可能引發多種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飲酒與肝臟健康

當酒精進入人體后,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被轉化為乙醛。值得注意的是,乙醛是一種有毒物質,對肝臟具有直接的損害作用。隨后,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被轉化為乙酸,最終排出體外。整個代謝過程并不是完全無害的,乙醛的毒性會導致肝細胞受損,進而引發一系列肝臟疾病。

長期飲酒對肝臟的損害是逐步累積的。起初,肝臟可能會出現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隨著酒精攝入的持續,肝臟炎癥逐漸加劇,可能會發展為酒精性肝炎。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可能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這些病變不僅嚴重影響肝臟功能,還會對全身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不僅如此,酒精還影響肝臟的解毒和代謝功能。肝臟是人體的重要解毒器官,負責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長期飲酒會削弱肝臟的解毒能力,導致有害物質在體內積累,進一步損害健康。同時,酒精還會干擾肝臟對營養物質的代謝,影響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飲酒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適量飲酒有益健康

實際上,對于肝臟而言,酒精量無論多少都可能造成損害。所謂的“適量”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并不能完全避免酒精對肝臟的負面影響。肝臟作為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承擔著代謝酒精的沉重任務,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引起肝細胞損傷,長期累積則會導致脂肪肝、肝硬化等嚴重疾病。因此,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

誤區二:紅酒比白酒健康

雖然紅酒中含有一定的抗氧化物質,如白藜蘆醇,但其酒精含量依然會對肝臟構成威脅。無論是紅酒、白酒還是啤酒,過量飲用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因此,不應只看到紅酒中的有益成分而忽視其酒精危害,任何酒類飲品中的酒精成分都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誤區三:喝酒臉紅的人更能喝

喝酒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導致乙醛無法及時代謝,從而引發面部血管擴張。這類人在飲酒后更容易出現乙醛中毒,具體表現為臉紅、頭暈、惡心等癥狀,對肝臟的損害更為嚴重。

誤區四:睡前飲酒有助于睡眠

雖然酒精可能讓人更快入睡,但它會干擾睡眠周期,導致睡眠質量下降。酒精影響褪黑激素分泌,使深度睡眠減少,易醒多夢。長期如此,不僅影響精神狀態,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還會對肝臟造成額外負擔;同時,糟糕的睡眠會增加肝臟疾病的風險,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如何保護肝臟?

酒精是肝臟的最大敵人,戒酒是保護肝臟的最有效措施。對于無法完全戒酒的人群,應控制飲酒量,遵循“適量飲酒”的原則。適量飲酒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飲酒,而是要嚴格按照健康標準來控制飲酒量。此外,飲酒時要注意不要空腹飲酒,不要與藥物同時服用,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保持均衡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高糖食物,有助于減輕肝臟負擔。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肝臟解毒和修復。油膩、高糖食物則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不利于肝臟健康。此外,還要注意飲食的多樣性,不要偏食或挑食。

適量運動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肝臟血液循環,有利于肝臟健康。運動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 min以上。運動時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肝臟疾病的早期信號,從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特別是對于長期飲酒的人群,更應重視定期體檢的重要性。體檢時要注意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不少藥物對肝臟具有損害作用,應避免濫用藥物,特別是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在使用藥物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來使用,不要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改用藥方式。還要注意不要同時使用多種藥物,以免藥物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加重肝臟負擔。

新聞信息參考來源:河南民生頻道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