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送暖,草長鶯飛但你是否也曾在連翹與迎春、牡丹與芍藥之間傻傻分不清?又或者被梅花、杏花、桃花、櫻花、海棠花搞得眼花繚亂?
別擔心,這份超詳細的“識花寶典”幫你輕松辨別,快來看看吧!
01
迎春 vs 連翹
丨迎春花
☆科屬不同。迎春花:木樨科素馨屬落葉灌木。連翹:木樨科連翹屬落葉灌木。
☆枝條和花瓣不同。迎春花:小枝綠色、四棱形,質地柔軟,常自然下垂呈拱形,冬季枝條仍顯翠綠。5-6枚花瓣,呈高腳碟狀(花瓣基部合生形成明顯花管),花朵較小巧。
丨連翹
連翹:小枝淺褐色或棕褐色、圓柱形,莖內中空,枝條較粗壯直立,僅末端稍下垂。僅4枚花瓣,花瓣寬大且平展,無明顯花管,花型更舒展。
☆花期與株型不同。迎春花:花期較早(2-3月),先花后葉,株型低矮(30-100厘米),枝條紛披下垂,適合作為地被或垂吊觀賞。
連翹:花期稍晚(3-4月),常與桃花、杏花同期,株型較高大(可達3米),枝條直立或斜展,呈灌木狀。
02
牡丹 vs 芍藥
牡丹和芍藥都是春天的“花中貴族”,但它們也有明顯區別:
丨牡丹花
☆植株類型牡丹:落葉灌木,莖為木質(觸感粗糙如樹皮),枝干直立,冬季落葉后地上部分不枯死,老枝呈灰褐色,可生長至 2 米高。
芍藥:多年生草本,莖為草質(觸感光滑柔軟),冬季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僅地下宿根存活,次年春季從根際萌發新枝,株高一般不超過1米。
☆葉片不同。牡丹:二回三出羽狀復葉,葉片寬大(頂生小葉長10厘米),先端常3裂近中部,形似鴨掌;葉面綠色略帶黃,背面有白粉,整體質感偏厚。
丨芍藥花
芍藥:基部葉為單葉,其余為二回三出復葉,葉片狹長(小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尖且不分裂,正反面均為濃綠色,有蠟質光澤,葉質較薄且密集。
☆花期不同。牡丹: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開花,單朵頂生,花徑20-30厘米,花型富貴,常隱于葉叢中,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說。
芍藥:5月上中旬(立夏前后)開花,較牡丹晚約15天,花單生或數朵簇生,花徑12-15厘米,花梗較長,花朵高出葉面,故稱“立夏三朝看芍藥”。
03
白玉蘭、紫玉蘭、廣玉蘭
絕大多數人都應該見過玉蘭花,可能也有不少人一直搞不清楚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
丨白玉蘭
白玉蘭為木蘭科玉蘭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其最顯著特征是先花后葉,早 2-3月開花時,枝頭只見純白或基部略帶粉紅的花朵,無葉片干擾。
白玉蘭花被片9片,近等長,呈長圓狀倒卵形,盛開時如白蓮花般舒展,香氣清幽。它的葉片為倒卵形,紙質較薄,背面淡綠,秋季落葉。它樹形挺拔,枝干灰褐色,冬芽密被灰白色絨毛。白玉蘭花也因花期早、花色純,常被稱為“早春第一花”,是北方庭院常見的喬木型玉蘭。
丨紫玉蘭
紫玉蘭為木蘭科玉蘭屬落葉灌木,株高3-5米,常叢生。與白玉蘭最大區別是花葉同放,3-4月開花時,紫紅色花瓣與嫩綠葉芽共生。
紫玉蘭花被片9-12片,外輪3片退化為紫綠色萼片狀(長2-3.5厘米),內兩輪肉質,外紫內白,呈橢圓狀倒卵形,質地較厚。它的葉片倒卵形至橢圓狀卵形,背面沿脈有柔毛。因植株低矮、花色濃郁,常作庭院灌木或盆栽,唐代即被文人譽為“紫粉筆含尖火焰”。
廣玉蘭為木蘭科木蘭屬常綠喬木,高達30米,四季常青。葉片厚革質,長橢圓形,正面深綠有蠟質光澤,背面密被銹色絨毛,邊緣微卷,是識別關鍵。
丨廣玉蘭
廣玉蘭花單生于枝頂,形似荷花(故又稱“荷花玉蘭”),5-6月盛開,白色花瓣12-13片,肉質肥厚,香氣濃烈。因常綠特性,花朵常隱于綠葉間,廣玉蘭花期較白玉蘭晚2-3個月。
此外,它的樹形雄偉,枝葉濃密,耐寒性稍弱,更適應南方溫暖氣候,是城市綠化的骨干樹種。
怎么樣,
漲知識了吧!
你最喜歡的春日花朵是什么?
留言分享吧~
來源: 湖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