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湖南湘潭的張先生因口腔長了一個潰瘍,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前來湖南省中西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放療科門診就診,病理檢查提示其為口腔癌。經過仔細詢問,得知張先生平時愛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有咀嚼檳榔的習慣。
放療科負責人劉偉副主任醫師提醒,近年來,口腔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青壯年人群增長明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積極預防、早期發現和治療對口腔癌的防治至關重要。
一、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內的惡性腫瘤,常見類型包括舌癌、頰癌、牙齦癌、腭癌、唇癌等。其中,鱗狀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口腔癌的90%以上。
二、口腔癌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吸煙和飲酒:吸煙和飲酒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吸煙者患口腔癌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出數倍,而吸煙與飲酒的協同作用會進一步增加致癌風險。
長期咀嚼檳榔:檳榔中的化學物質如檳榔堿和多酚類化合物具有細胞毒性,可以直接損傷口腔粘膜細胞,導致癌變;長期咀嚼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進而增加口腔癌的可能性,特別是“香煙加檳榔”更是顯著增加口腔癌的風險。
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口腔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
不良口腔衛生習慣:容易導致細菌和病毒滋生,增加口腔癌的風險。
慢性刺激:不合適的假牙、銳利的牙尖等長期刺激口腔黏膜,可能引發慢性炎癥,導致口腔癌風險增加。
三、口腔癌有哪些癥狀與早期信號?
經久不愈的潰瘍:普通潰瘍通常7—10天自愈,而癌性潰瘍可能持續數周甚至數月。
不明腫塊:口腔內出現無痛性硬塊,生長迅速,可能伴隨出血。
顏色異常:口腔黏膜出現白色、紅色或黑色斑塊,可能是癌前病變的信號。
張口受限:腫瘤侵犯肌肉可能導致張口困難。
頸部淋巴結腫大:無壓痛的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是口腔癌轉移的信號。
四、如何預防口腔癌?
1.戒除高危習慣:戒煙、限酒、避免咀嚼檳榔。
2.接種HPV疫苗:預防HPV感染,降低口腔癌風險。
3.保持口腔衛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線,及時治療口腔疾病。
4.健康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5.定期檢查:高危人群應每6個月進行一次口腔??茩z查。
專家提醒
劉偉副主任醫師提醒:口腔癌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和科學預防。通過戒除不良習慣、保持口腔衛生、定期檢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病風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放療科 唐思琴 吳琴靜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湖南省中西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