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很多成年人的“苦惱”。殊不知,兒童,甚至是新生兒也會便秘。看著寶寶憋得通紅的小臉,使出渾身解數卻依然“嗯嗯”不出來,家長們的心都揪了起來。

便秘,這個看似平常的問題,卻困擾著許多寶寶和家長。如果你的寶寶經常排便困難,但去醫院檢查又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兒童功能性便秘。

什么是兒童功能性便秘?

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專家介紹,兒童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器質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因素后,出現的以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為主要表現的功能性腸病。它是兒童期最常見的便秘類型,約占兒童便秘患者的90%以上。

1、兒童功能性便秘診斷標準

<4歲:1.排便≤2次/周;2.有大便潴留病史;3.有排便疼痛或困難史;4.有排出大塊糞便史;5.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6.接受如廁訓練的兒童出現大便失禁至少每周1次;7.接受如廁訓練的兒童排出可能堵塞馬桶的大塊糞便。至少包括2項癥狀,且持續至少一個月。

≥4歲:1.排便≤2次/周;2.每周至少發作1次大便失禁;3.具有糞便潴留姿勢或過度自主憋便;4.疼痛或困難排便史;5.直腸內存在大糞塊;6.排出可能堵塞馬桶的大塊糞便;7.不符合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診斷條件者。

2、如何診斷兒童功能性便秘

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診斷主要依靠家長的描述和醫生的體格檢查,必要時可進行一些輔助檢查,如腹部X線、直腸指檢等,以排除器質性疾病。

3、為什么寶寶會得功能性便秘

兒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飲食結構不合理:飲食中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飲水過少、蛋白質攝入過多等,都會導致腸道蠕動減慢,糞便干硬,從而引發便秘。

排便習慣不良:寶寶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經常抑制便意,或者排便時受到外界干擾,都會影響正常的排便反射,導致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環境改變、學習壓力、家庭矛盾等精神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寶寶的腸道功能,導致便秘。

缺乏運動:寶寶長期久坐不動,缺乏運動,會導致腸道蠕動減慢,腹肌無力,不利于排便。

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因素,當腸道菌群失衡時,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發便秘。

益生菌:改善便秘的“好幫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改善兒童功能性便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是指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們可以定植于人體腸道內,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維持腸道健康。

2、益生菌如何改善便秘?

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有益菌的繁殖,從而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功能。

促進腸道蠕動: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餐具定期消毒,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軟化糞便:益生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纖維素,產生短鏈脂肪酸,增加糞便含水量,軟化糞便,使其更容易排出。

增強腸道屏障功能:益生菌可以促進腸道黏膜分泌黏液,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減少有害物質對腸道的刺激。

3、如何補充益生菌?

酸奶:選擇含有活性益生菌的酸奶,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

益生菌制劑: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制劑,如益生菌粉、益生菌片等,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情況選擇合適的劑型。

富含益生元的食物: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以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如香蕉、洋蔥、大蒜、燕麥等。

需要注意的是:

益生菌并非萬能藥,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補充益生菌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不同菌株的益生菌作用不同,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益生菌產品。

除了補充益生菌,家長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調整飲食結構

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同時要保證寶寶每天攝入足夠的水分。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訓練寶寶每天定時排便,最好選擇在飯后半小時左右,此時腸道蠕動活躍,更容易排便。排便時要集中注意力,避免玩玩具、看電視等。

3、增加運動量

鼓勵寶寶多進行戶外活動,如跑步、跳躍、騎自行車等,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4、創造良好的排便環境

為寶寶準備舒適、安全的坐便器,排便時保持安靜、放松的環境。

兒童功能性便秘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家長們要重視寶寶的排便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 兒科 楊露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 兒科 楊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