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集我就睡!”,“玩完這盤我就睡!”,“打完這局我就睡!”……雖然每天給自己定下早睡的小目標,然而還是沒抵住“熬夜真香”定律。一直以來,對于睡覺這件事,基本分為兩大派,一個是以父母為首的“早睡早起派”,一個是以年輕人為主的“晚睡不起派”。
每當休息日來臨,兩派勢力就會發生“沖突”,不少人萌生了這樣一個問題:“晚睡晚起派”到底算不算熬夜呢?
影響睡眠的兩個關鍵因素是“要規律”和“要睡夠”。同樣睡8個小時,早睡早起更符合人體的生物節律,晚睡的人睡眠節律通常是紊亂的。曾有研究表明,晚睡晚起,拉升糖尿病風險,可能導致晝夜節律錯位。早睡早起,不易抑郁。
一般來說,人體從21點后褪黑色素開始分泌,我們最好遵循生物節律,從21至23點開始讀讀書或聽音樂,放松身心,進入睡眠的準備狀態。
對此,專家建議大家應該在晚上10點到11點睡覺,最晚不要超過晚上12點,睡眠時間最好能維持在7到8個小時。睡醒以后,精神狀態飽滿的話,就說明睡眠是健康的。
如何控制好睡眠時間?這里也有一些小辦法:
一、《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號召全民踐行“118”健康睡眠的理念,即11點睡覺,睡夠8小時。當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推薦睡眠時長有所差別,可以根據習慣的早起時間倒推出合理的入睡時間。
二、做好睡前放松。可以泡澡、泡腳,做一些頭部按摩幫助睡眠;也可以喝牛奶,有助于安神,睡前切忌食用咖啡因制品、辛辣的食物以及煙酒。白天睡覺時可戴眼罩。
三、最重要的一點,躺床后不要玩手機!
注:圖片源自網絡,僅作為科普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來源: 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