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一直都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健康問題,但著實令人煩惱。因此,如何減輕甚至消除口臭,是大眾最為關切的問題。但凡事都要追本溯源,才能得以根本解決。所以弄清口臭從何而來,是首要問題。
目前已知,口臭的來源其實非常復雜,但總體而言,絕大部分(十之八九)與口腔健康問題有關。口臭通常來自于口腔的細菌棲息地,比如舌背后部、牙周組織部位(牙齦溝、牙周袋和牙間隙)、不良修復體、深齲以及保養不當的假牙等。這些部位聚集的細菌能夠降解含硫和非含硫氨基酸(來自于脫落的人上皮細胞和白細胞碎片中的蛋白質,或存在于牙菌斑、唾液、血液和舌苔中),并由此產生揮發性硫化物(VSC)等物質(口臭形成的直接原因)。這些細菌往往是與牙周炎有關的革蘭氏陰性菌。此外,牙周炎患者常常主訴有口臭。這就使得人們不禁思考:口臭和牙周炎有沒有關系呢?又是怎樣的關系?

圖源:維基百科

1 “有關”論

支持口臭與牙周炎有關的證據是:①口臭主要由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引起,這與牙周炎的病因不謀而合;②硫化氫(VSC之一)的產生與牙周袋炎癥有關,牙周袋最深處硫化氫濃度最高;③低濃度VSC在短時間內即會對牙齦組織造成損害,其生成量增加會加速牙周炎進展;④唾液沉積物(含上皮細胞、白細胞等)經過腐敗過程會產生VSC,與非牙周炎患者相比,牙周炎患者唾液中受損的上皮細胞、白細胞總數更大,比例也更高;⑤與非牙周炎患者相比,牙周炎患者的舌苔更厚,而舌苔是口臭的重要來源。

圖源:維基百科

2 “無關”論

支持口臭與牙周炎無關的證據是:①牙周健康的人也會有口臭;②舌苔才是口臭的主要來源;③牙周袋為近乎封閉的環境,且表面積相當小,VSC即使產生,也僅有一小部分可以進入口腔;④刷舌苔可以大幅降低VSC水平。

雖然口臭與牙周炎的關系尚不確切,但可以肯定的是,厚舌苔是口臭的主要來源。而牙周炎雖然似乎不那么重要,但也脫不了干系。畢竟,牙周炎患者的舌苔也往往更厚一些。

來源: 口齒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