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是第25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主題是“中西醫結合,逆轉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會對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纖維化的認知,從而減輕我國肝硬化和肝癌的沉重疾病負擔。
肝臟常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往往起病隱匿,悄然來襲。該如何科學避免肝損傷?我們又該如何預防肝硬化、肝癌的發生?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腫瘤二科鄧天好主任為您解答。
一、肝臟:人體的“幕后英雄”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之一,肩負著眾多關鍵生理職責。它是人體的“代謝樞紐”,參與糖、脂肪、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它是“解毒衛士”,負責分解和排除體內的毒素;它還是“營養加工廠”,合成膽汁、儲存維生素和礦物質??梢哉f,肝臟的健康直接關系到全身機能的正常運轉。
然而,現代生活中的諸多不良習慣和環境因素,卻讓肝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傷害。不良飲食、酗酒、缺乏運動、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濫用藥物和保健品等,像隱匿的“殺手”持續損害肝臟。長此以往,肝臟不堪重負,可能引發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發病率居高不下。
二、為肝臟健康“續航”,科學護肝有妙招
1.均衡飲食:
遵循“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的原則,少吃高油、高糖食品,減輕肝臟代謝負擔。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保護肝細胞。
2.合理作息: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肝臟在夜間進行高效的排毒和自我修復,維持肝臟生物鐘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
3.適度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肝臟功能。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
4.心態平和:
情緒穩定對肝臟健康至關重要。中醫認為“怒傷肝”,長期焦慮、壓力過大會導致肝氣郁結,影響肝臟功能。
5.慎用藥物:
避免濫用藥物,特別是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服藥前應咨詢醫生,遵循醫囑。
三、中西醫結合護肝“雙刃劍”
西醫護肝:精準打擊,源頭阻斷
西醫護肝注重病因控制,針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進行源頭阻斷。通過早期篩查,抓住疾病逆轉的黃金期。例如:
病毒性肝炎:通過抗病毒藥物和疫苗(如乙肝疫苗)進行防護。
脂肪肝:通過控制體重、調整飲食和運動,逆轉脂肪肝。
酒精性肝?。航渚剖顷P鍵,輔以保肝藥物治療。
中醫護肝:整體調理,激活自愈力
中醫護肝強調整體調理,注重“治未病”。通過食療、經絡調理、情志調節等方法,激活肝臟的自愈力:
食療:如山楂荷葉茶、茯苓薏米粥等藥食同源的食物,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化濕的功效。
經絡調理:按摩太沖穴、肝俞穴、足三里等穴位,推肝經,促進氣血運行。
情志調節:避免長期壓抑情緒,保持子時(晚上11點至凌晨1點)入睡,順應肝經氣血運行。
中西醫結合不僅提供“標本兼治”的方案,更傳遞了一種主動管理的健康理念。
四、肝臟發出的危險警報
肝臟疾病早期癥狀不明顯,但以下信號可能提示肝臟問題:
鞏膜、皮膚黃染:黃疸是肝功能受損的典型表現。
右上腹隱痛或脹痛:可能與肝臟腫大或炎癥有關。
持續性乏力、食欲減退:肝臟功能下降導致能量代謝障礙。
蜘蛛痣、肝掌:與雌激素代謝異常有關,常見于肝硬化患者。
腹脹、下肢水腫:可能與門靜脈高壓或低蛋白血癥有關。
五、守護之道:阻斷“肝病三部曲”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病死亡三部曲”,但這一鏈條可通過科學干預阻斷。
1.病因防控:
接種乙肝疫苗,丙肝患者盡早接受抗病毒治療。
戒酒、控制體重(BMI<24)、避免濫用藥物。
2.定期篩查:
肝硬化患者每3—6個月查一次肝臟超聲和甲胎蛋白(AFP)。
超聲異常者需做增強CT或增強MRI檢查。
3.早期干預:
抗病毒治療(乙肝)、戒酒、逆轉脂肪肝可顯著延緩肝硬化進程。
發現早期肝癌(<3cm)可通過手術或消融治療,5年生存率超70%。
專家提醒
腫瘤二科鄧天好主任提醒:肝臟的“沉默”需要我們用主動關注來打破。全國愛肝日不僅是一個提醒,更應成為健康行動的起點。
從今天起,戒掉一杯酒、減少一頓油膩飲食、接種一針疫苗,重視肝臟健康,積極預防,選擇科學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手段,我們才能更好地守護肝臟,擁有健康生活。在全國愛肝日,讓我們一起行動,愛肝護肝,為肝臟健康加油。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腫瘤二科 鄧雪花 封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