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常常將零食視為體重管理的一個“罪魁禍首”,認為它們只會增加額外的熱量,并引起肥胖。然而,近年來一些研究表明,適量選擇一些健康的零食會助于控制饑餓、穩定血糖,從而在整體的飲食平衡中起到正面作用。平日,很多人會在兩餐間吃一些堅果或水果,他們的體重管理狀態反而更理想,這種現象確實顛覆了人們對零食的一貫認知。

一、零食與體重控制的科學依據

研究人員通過對進餐頻率和零食攝入的觀察發現,適量的零食攝入可能有助于預防暴飲暴食,從而對總體熱量控制產生積極影響。《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一項研究中指出,青少年中適當的零食頻率與體重變化呈負相關,即經常合理進食零食的個體,其體重增加速度較慢。此外,《Physiology & Behavior》發表的研究也探討了人們自發進餐的頻率和時機,結果顯示,適時的零食攝入能幫助調節饑餓激素,并維持穩定的能量攝入。

二、零食在我們日常飲食中的角色

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適量健康零食的攝入,既能緩解長時間空腹帶來的饑餓感,又能防止因過餓引起的暴飲暴食。比如,堅果、酸奶和新鮮水果等,既富含好的營養,又能提供持久飽腹感。這樣低血糖指數(GI)的零食選擇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總體的熱量攝入,避免血糖過度波動,有助于長期體重管理。

從臨床營養的角度,零食可以作為一種正餐之間的“血糖調節器”,但不要隨意亂吃。選擇低血糖指數(GI)的不過度加工的零食,零食合理的放在兩餐之間的時間食用,如在上午和下午設立短暫的加餐時間,甚至是凌晨的宵夜時間,不僅有助于維持能量水平,還可以避免因饑餓誘發的對高熱量正餐過量攝入。

三、健康零食的選擇與策略

要使零食發揮正面作用,關鍵在于選擇低熱量、高營養、低血糖指數、甚至高膳食纖維的食品。比如:

1.堅果與種子類:適量的堅果富含優質脂肪和蛋白質,有助于長時間保持飽腹感,但需注意總熱量的控制,即不吃太多。

2.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往往熱量較低、膳食纖維豐富,能幫助調節血糖和促進腸道蠕動。

3.發酵酸奶類:既能提供優質蛋白,也含有益生菌,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

同時,制定零食攝入的時間表和分量計劃也十分重要。特別是不將零食作為情緒的“補償品”,而把它們視為日常飲食的一個合理補充。正如研究所示,適時進餐能幫助調節體內激素水平,從而對控制總熱量攝入起到輔助作用。

四、從身邊案例看零食的正面效應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碰到這樣的場景:“以前總會覺得零食容易發胖,所以完全戒掉,但后來發現工作間隙吃些堅果和水果,不僅精力更充沛,血糖更穩定,體重也維持得不錯。”這種現象也反映出,合理零食的攝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整體飲食結構,饑餓感不那么明顯,也讓體重管理更加平穩。

五、總結

現在我們知道,適量的零食有時并非是體重管理的敵人,反而可能成為幫助平衡飲食、穩定血糖和能量攝入的有益補充。科學研究(Berkey et al., 2003;De Castro, 2000)也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對于健康而言,了解并實踐好的零食策略,也將有助于打破“零食必胖論”,并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實現科學的飲食平衡和體重的控制。

參考資料

1.Berkey, C. S., Rockett, H. R., Field, A. E., Gillman, M. W., & Colditz, G. A. (2003). Frequency of eating and weight change in adolescent gir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103(4), 492-497.

2.De Castro, J. M. (2000). Spontaneous meal frequency and timing in humans. Physiology & Behavior, 71(4), 533-541.

來源: 紫龍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