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最新研究顯示,我國急性心梗發病呈現顯著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患者占比已從10年前的3%升至13%。部分三甲醫院統計數據顯示,30歲以下患者年增幅達15%。年輕人對心臟疾病有哪些誤區?年輕人心臟疾病有哪些危險誘發因素?如果一旦出現癥狀,我們該如何自救,平時又該如何預防呢?
一、破除四大致命認知誤區
誤區1:“體檢正常=心臟安全”
針對心臟疾病的檢查,常規體檢可能漏診70%早期病變,很難發現血管內的斑塊,建議高危人群(長期熬夜、吸煙、肥胖者)需要做一些專項檢查,如頸動脈超聲、冠脈CTA等,用以了解血管內斑塊的情況。
誤區2:“沒有胸痛就不是心梗”
年輕患者心梗40%表現為牙痛、胃痛、后背痛等非典型癥狀。
誤區3:“健身達人免疫力強”
很多年輕人運動過度,加之蛋白粉的濫用,很可能會加速血管的粥樣硬化。
誤區4:“偶爾放縱無妨”
一次醉酒就會讓心臟負荷增加20-30%左右。所以,我們要時刻注意保護心臟,讓它免受傷害。
二、六大隱形“心臟殺手”
1.睡眠赤字:連續3天睡眠小于5小時,心梗風險就會激增72%
2.情緒風暴:焦慮抑郁人群發病率是正常人的2.5倍
3.飲食陷阱:高糖+高鹽+反式脂肪的“外賣飲食”
4.代謝危機 :30歲“四高”(血壓/血脂/血糖/尿酸)群體擴大
5. 新型尼古丁:電子煙導致血管內皮損傷速度比傳統煙增快30%左右
6.運動過山車:平日久坐,但每到周末就會突擊劇烈運動,心臟負荷驟增,誘發斑塊破裂
三、黃金自救四步法
1.識別預警信號:
持續15分鐘以上的壓迫性胸痛,休息不能緩解,伴隨冷汗、惡心并出現瀕死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2.啟動急救程序:
發病120分鐘內是黃金救治期,如有持續15分鐘以上的心前區疼痛不能緩解,請立即撥打120。因為,每延誤1小時,死亡率就會上升10%
3.絕對禁忌:
當發生心前區不適時,禁止自行駕車就醫,禁止強行忍痛工作。
4.正確救治流程:
立即平臥→撥打120→嚼服300mg阿司匹林(無禁忌癥者)并就地等待救援(如獨自在家,保持大門打開)。
四、“90后”預防心肌梗死的行動清單
1.精準篩查:25歲起每年除常規體檢外,還要增加超敏C反應蛋白及頸動脈超聲的檢查。
2.生物鐘革命:建立心臟友好作息,每天盡量22:30前入睡,中午午休20分鐘小憩。
3.智慧飲食:實施“211飲食法”:每餐2拳蔬菜+1掌蛋白質+1拳主食。
4.碎片運動:每小時起身做3分鐘開合跳。
5.壓力管理:設置“情緒安全閥”,每天正念冥想10分鐘。
6.急救預演:配備應急包、急救卡片(血型/過敏史/緊急聯系人)等。
從今天開始,請牢記自己是心臟的第一監護人,科學的生活方式永遠是最可靠的護心符。
作者:馬芳芳 夏瑩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科
審核:錢浩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出品:科普中國
本文圖片及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