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感仍處于高發態勢,公眾需進一步增強防范意識。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病毒更兇險且傳播更迅猛,中西醫協同如何有效防治流感?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專家為您科普。

一、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何區別?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病毒更兇險,傳播更迅猛。

**1、病原體差異:**流感由甲型(H1N1、H3N2等)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導致。

**2、癥狀對比:**普通感冒癥狀較輕,以鼻塞、流涕為主;

流感則表現為:突發高熱(39℃—40℃),一般持續3—5天;

劇烈頭痛、肌肉酸痛、乏力;

呼吸道癥狀(干咳、咽痛、鼻塞);

兒童可能出現嘔吐、腹瀉。

**3、高危人群需警惕:**孕婦、65歲以上老人、5歲以下兒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易發展為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二、流感有哪些傳播途徑?

**1、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可隨飛沫擴散至1米內,直接侵入他人呼吸道。

**2、接觸傳播:**病毒可在門把手、電梯按鈕等表面存活數小時,觸摸后揉眼、摳鼻即可感染。

**3、氣溶膠傳播:**在密閉、通風差的環境中,病毒可能通過微小顆粒長時間懸浮傳播。

三、確診流感怎么辦?

呼吸科劉俊主任醫師提醒:一旦確診流感,抓住黃金48小時**。**

1.盡快抗病毒治療

在癥狀出現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病程、降低重癥風險。即使超過48小時,重癥患者仍需用藥。

2.對癥處理

抗病毒藥物使用需在臨床醫師指導下應用。如出現咳黃濃痰、高燒不退、食欲減退、胸悶等合并細菌感染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

3.出現以下癥狀提示可能進展為重癥,應緊急就醫:

持續高熱>3天、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模糊、抽搐、皮膚蒼白/紫紺。

四、流感常見認識誤區

誤區1:“流感疫苗會讓人得流感”

真相:疫苗含滅活病毒片段,不會導致感染,部分人可能出現低熱、肌肉酸痛等正常免疫反應。

誤區2:“吃抗生素能治流感”

真相: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對病毒感染無效,濫用可能引發耐藥性。

誤區3:“年輕人不用怕流感”

真相:近年來的數據顯示,20—50歲的健康人群因流感導致病毒性心肌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例顯著增加。

五、中醫“治未病”預防流感

中西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各具特色且相輔相成的防治體系,中醫非常重視“治未病”,即在疾病發生前就需要進行積極的預防。

在流感高發季節來臨之前,可以通過調理體質來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常見的方劑有:

**1、玉屏風散:**此方劑有補氣固表的作用,能夠穩固人體的防御體系,從而有效預防流感。

**2、四君子湯:**它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組成,能夠健脾益氣,提升整體免疫力,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

**3、小建中湯或小建中顆粒:**如果是體弱多病,平時容易受寒感冒的,可以和玉屏風散一同使用,加強固衛體表的衛氣,起到抵御外邪的作用。

六、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流感?

1、飲食調理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飲食清淡,多喝水,以促進身體代謝。避免油膩和辛辣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加重體內的濕熱,濕熱積聚可能降低抵抗力,從而給病毒可乘之機。

還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堅果等,這些營養元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2、生活習慣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確保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太極拳等。還可以使用如艾葉、生姜等草藥泡腳,可以溫通經絡、驅寒除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環境調節

在流感高發季節,可以使用艾草熏蒸等方法進行空氣消毒。艾草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能夠有效預防流感傳播。建議每周進行1—2次艾草熏蒸,每次持續30分鐘左右。

同時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減少與流感患者的接觸。如果必須外出,建議佩戴口罩,減少飛沫傳播的風險。

4、中醫治療

中醫在治療流感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辨證論治,常見的方劑有麻黃湯、桂枝湯、小柴胡湯、銀翹散、柴葛解肌湯等,具體需根據患者的癥狀、體質等辨證加減用藥。

專家提醒

呼吸科主任譚光波教授提醒:流感可防可控,科學認知是關鍵,建議公眾在流感季節到來前2—4周接種疫苗,出現癥狀及時就醫,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選擇中西醫治療方案。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肺病科) 黃樂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