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河北省科學技術館、河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河北省科協、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石家莊沐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一行15人來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基地訪問,先后參觀了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基地、研究所東一樓“種質資源墻”主題展廳、河北省植物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室、種質資源與分子育種研究室。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科研部部長董文琦、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種質資源與分子育種研究室副主任馬春紅研究員陪同參觀,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

新修訂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來的6章34條增加到8章60條,近50條內容被擴充和修訂。參與人員共同學習了《科普法》。新修訂的科普法凝練過往經驗,并上升為國家意志,對全面促進科學技術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大家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在“第三章 社會責任”第二十二條對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以下簡稱科研機構)的科普責任進行細化完善。

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高等學校應當支持和組織科學技術人員、教師開展科普活動”起筆,強調科研機構既應該鼓勵與支持科學技術人員參與科普工作,也應該積極組織科學技術人員開展科普活動。科學技術人員作為科研機構的主要群體,既是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科普的“第一發球員”,他們在開展科普活動方面具有在開展科普活動方面具有科技知識的先天優勢。科研機構作為直接管理該群體的組織機構,其對科普工作的重視程度與支持力度尤為重要,將直接影響著科學技術人員開展科普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與自覺性。

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致力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務、面向青少年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今后,將與河北省科技館、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多方在科普方面進行實質性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進我省科普事業發展和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水平。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高度重視社會服務工作,長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近年來,一直承擔河北省科技廳基地建設、河北省科協的科學普及工作,參加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全國性科普活動,并在基地不定期舉辦活動,宣傳展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生物技術科學知識、科技成果;向社會公眾開放科研設施平臺,引領公眾領略科學之美。基地科技志愿服務人員長期開展義務科普及科普講座、報告等。本次與多家單位交流研討,進一步深化了雙方在青少年、公眾科普教育的合作。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

馬春紅

來源: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