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明 北京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胡文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主任醫師

在眾多腦血管疾病中,腦靜脈竇血栓以其低發病率和獨特的病理生理特點,成為臨床醫生和患者需要共同關注的領域。腦靜脈竇血栓,即腦靜脈竇內血栓形成,雖僅占所有腦卒中的1%,但一旦發作,可迅速引發一系列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腦靜脈竇,這一聽起來略顯陌生的名詞,實則是我們大腦健康運轉不可或缺的“幕后英雄”。腦靜脈竇是腦靜脈回流系統的一部分,負責將腦部血液引流回心臟。它們位于腦膜與顱骨之間,形態各異,有的方、有的扁、有的寬,與常規的血管形態大相徑庭。這種特殊結構不僅為大腦提供了額外的保護屏障,還確保了腦部血液能夠穩定、高效地流向心臟,維持著腦部正常的血液循環。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然而,當某些不利因素導致血液凝固與抗凝機制失衡時,腦靜脈竇內部就可能形成血栓,即腦靜脈竇血栓。血栓一旦形成,便會阻礙腦部的血液回流,導致血液在腦部淤積,進而引發腦腫脹、顱內壓升高等一系列嚴重癥狀。

腦靜脈竇血栓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血液凝固與抗凝機制的失衡是最為核心的因素。當機體處于全身性炎癥反應、大量失血、創傷等特殊狀態時,凝血機制可能異常增強,從而誘發血栓的形成。此外,長期使用避孕藥、止血藥物等也可能增加靜脈竇血栓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中耳炎等局部感染也可能成為腦靜脈竇血栓的“導火索”。當中耳、乳突等腦靜脈竇周邊的器官發生感染時,炎癥可能蔓延至腦靜脈竇區域,影響局部血液循環,進而誘發血栓形成。因此,對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及時有效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腦靜脈竇血栓的早期識別對于患者至關重要。頭疼,尤其是伴隨視力模糊、惡心和嘔吐,是該疾病的典型信號。頭疼性質多樣,可能是急性的劇烈疼痛,也可能是持續或間歇性的,視力下降、視物模糊也是重要標志。此外,顱內壓升高還可能帶來惡心、嘔吐,嚴重者甚至出現意識障礙、昏睡或昏迷。因此,當出現新發的劇烈頭痛,特別是伴有視力問題和消化道癥狀時,應立即就醫排查腦靜脈竇血栓。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在診斷方面,醫生首先會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癥狀表現,進而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以明確診斷。眼底檢查、腰椎穿刺等常規檢查方法有助于初步評估顱內壓力的變化。而CT靜脈成像(CTV)和磁共振靜脈成像(MRV)等影像學檢查則能更清晰地呈現腦部靜脈和靜脈竇的形態,為診斷提供重要依據。然而,腦血管造影(DSA)作為診斷腦靜脈竇血栓的“金標準”,其精確性無可替代,能夠直觀地顯示腦靜脈和靜脈竇的病變情況。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