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塊錢的紅霉素眼膏和紅霉素軟膏,

名稱僅有一字之差,

卻常常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混淆不清。

一次意外摔傷后,家住福州的林女士的膝蓋上留下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傷口。在醫院治療時,護士建議她,在創面愈合接近尾聲時,可以涂抹紅霉素軟膏促進創面更好地恢復

聽到這個建議,林女士心中不禁疑惑:“紅霉素軟膏?這不是涂在眼睛上的眼膏嗎?居然還能涂在傷口上?”

帶著疑問,林女士通過福建衛生報健康+小程序,向福建衛生報公益藥師、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宋曉丹咨詢,才得知自己將兩種藥混淆了。

01 紅霉素軟膏與紅霉素眼膏的差別

實際上,紅霉素軟膏與紅霉素眼膏雖然主要成分都是紅霉素,但它們在濃度和用途上存在顯著差異。

宋曉丹指出,從成分來說,二者主要成分都含有紅霉素,但紅霉素眼膏所含紅霉素濃度為0.5%,而紅霉素軟膏為1%,因此紅霉素眼膏會相對“溫和”一些。

紅霉素眼膏在藥品生產過程需嚴格無菌操作,而紅霉素軟膏并非無菌制劑。若誤將軟膏當眼膏使用,會引起眼部組織受到刺激,出現疼痛、紅腫、流淚等癥狀,甚至可能會對眼睛造成進一步傷害。

紅霉素眼膏

主要用于眼部抗感染(如結膜炎、沙眼),需涂于眼瞼內。

紅霉素軟膏

適用于皮膚淺表感染(如化膿性皮膚病、小面積燒傷、潰瘍面的感染、痤瘡),不可用于眼部。

02 紅霉素軟膏應避免濫用

紅霉素軟膏作為“國民度”極高的常用藥,許多網友還用它祛痘痘、止鼻血、消痔瘡..….這管藥膏真的這么神奇嗎?

宋曉丹解釋,紅霉素軟膏在應對一些皮膚問題時確實有不錯的效果,然而,患者在用藥時應依據自身實際病情,并遵循醫生建議合理選用,切不可隨意濫用。長期或過量使用紅霉素軟膏,極有可能引發局部刺激、皮疹等不良反應

耐藥性增加也是長期使用紅霉素軟膏的一個潛在風險。細菌長時間接觸該藥物后,可能會對紅霉素的抗菌作用產生抵抗,變得 “刀槍不入”。隨著耐藥菌數量增多,不僅會降低治療效果,還可能致使感染難以控制,進而加大治療難度。

宋曉丹建議,使用紅霉素軟膏務必遵醫囑。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若皮膚不適癥狀在3日內有所好轉,應持續用藥,直至感染被完全控制后再停藥。然而,若使用3日后,皮膚紅腫、滲出膿液等癥狀并未改善,就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此時不建議繼續涂抹該藥膏。

記住,紅霉素軟膏≠”萬能藥”

*使用的通用原則:小面積短時間使用,忌長期大量地使用!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