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體檢后憂心忡忡地來問我:“體檢說有頸動脈斑塊,這可怎么辦?會不會突然就有大問題?”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頸動脈斑塊那些事兒,幫大家心里有底!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頸動脈斑塊是什么?
頸動脈可是連接頭部和身體的“交通要道”,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中老年人的這條“要道”上就容易出現些“麻煩”——頸動脈斑塊。
據《柳葉刀》子刊研究,全球近20億人受頸動脈粥樣硬化影響,中國就有2.7億。40歲以上的人群里,超40%都有頸動脈斑塊,60歲以上的幾乎人人都躲不過。
這斑塊就像血管壁上堆積的“垃圾”,越積越多,不僅會讓血管變窄,影響大腦供血,嚴重時破裂脫落,還可能引發腦梗死,也怪不得大家這么擔心。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別慌!拿到體檢報告,先看這3個指標
1、回聲類型:強回聲、等回聲的斑塊就像“硬石頭”,性質穩定;混合回聲的斑塊有點“不安分”,有破裂的可能;低回聲的軟斑塊最危險,像“豆腐塊”,還有出血風險,一定要格外注意。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2、血液流速:血液流速快,說明斑塊把血管堵得厲害,就像路被大石頭擋住,車只能加速擠過去,這時候風險就高。
3、頸動脈中膜層厚度(IMT):正常情況下它小于1.0毫米,要是超過1.5毫米,那就是有斑塊了。而且,IMT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風險就會蹭蹭往上漲,分別增加15%和18%。
如何干預?
聽到這兒,有人可能絕望了:“難道這斑塊就只能越來越嚴重?”頸動脈斑塊不是絕癥,合理干預,它能縮小甚至消失。研究發現,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在2.0mmol/L以下,多數斑塊就不再繼續增長;要是能進一步控制到1.5mmol/L,那些富含脂質的斑塊還會慢慢“縮水”。
你可以先從生活習慣下手。飲食上,少吃紅肉、全脂乳制品這些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魚類和植物油,給血管做個“深度清潔”。吸煙喝酒的趕緊戒了,吸煙會讓甘油三酯升高、“好膽固醇”降低,酒精會刺激身體,讓膽固醇在血管壁上“安營扎寨”,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運動也不能少,每周3-5天,每次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像快走、慢跑、打太極、跳廣場舞,都是不錯的選擇。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對于已經有“三高”的朋友,更要嚴格控制。他汀類藥物既能降血脂,又能穩定斑塊,要是頸動脈狹窄程度達到50%,得趕緊用他汀,把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抗血小板治療也能幫忙,降低斑塊破裂形成血栓的風險。血壓、血糖也要控制好,血壓維持在<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能大大減少斑塊形成的機會。
來源: 澤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