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文琪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主任技師

審核: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

當我們拿到尿常規檢查報告單的時候,通常會發現有“陰性、陽性”,“+、++”等標記,它們代表什么意思呢?

大多數醫院使用尿液多聯模塊試紙條(干化學法)進行尿液化學檢測,即把試紙條浸潤尿液,尿液中的化學成分和試紙條上的模塊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模塊的顏色發生改變。一般來說模塊顏色改變越大,尿液中相應成分的濃度就越高。將多聯試紙條放在尿液干化學分析儀上進行判讀,可以判讀出是陰性、陽性,一個“+”,還是四個“+”。一般來說“+”越多,代表濃度越高,所以一個“+”、四個“+”的這種表示,是一種半定量的表示方法。

以尿糖為例,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要維持血糖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尿液中可以出現少量的葡萄糖,一般濃度是2-30mg/dL。由于腎小管對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所以正常情況下尿糖定性是陰性。

如果尿液中的葡萄糖檢測是“±”,說明尿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是50mg/dL左右。一個“+”,代表尿液中的葡萄糖定性是陽性,一般尿糖濃度是100mg/dL左右;“++”代表尿糖濃度是200mg/dL左右;“+++、++++”代表強陽性,尿糖濃度分別是500mg/dL左右和1000mg/dL左右。不同的儀器和試劑,加號所代表的濃度可能略有不同,但是總的來說,加號越多,葡萄糖在尿液中的含量就越高。

尿糖是糖尿病初步篩查以及病情嚴重程度判斷的初步指標。診斷糖尿病還需進行血糖檢測,從而做出準確的診斷。

在尿糖定性檢測時,一定要注意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情況。

假陽性往往是尿被氧化劑污染,如雙氧水、氯氣等,都會造成尿糖假陽性。假陰性是尿中含有大量的水楊酸、維生素C,或高比重尿也會引起尿糖假陰性。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糖尿病通常分為原發性糖尿病和繼發性糖尿病,在兒童的各個年齡段都可能發生。原發性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往往是繼發于胰腺疾病和內分泌疾病。

一般兒童以1型糖尿病多見,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2型糖尿病也逐漸增多。

患有糖尿病的兒童可以出現空腹血糖增高,也可以出現餐后血糖增高,從而造成尿糖陽性。很多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都會對尿糖產生影響,因此,兒童尿糖陽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糖尿分為血糖增高性糖尿和血糖正常性糖尿。

血糖增高性糖尿:

第一種為攝入性糖尿,如小朋友一次性食用大量的含糖食品、飲料,包括輸入過多的葡萄糖等,都會造成血糖一過性增高,引起糖尿。

第二種為應激性糖尿,由于顱腦外傷,如腦出血、腦梗死等,機體反應性的、一過性的血糖增高引起的糖尿。

第三種為代謝性糖尿,典型的例子就是糖尿病,由于糖代謝障礙導致血糖增高,從而引起糖尿。

第四種為內分泌性糖尿,甲亢、肢端肥大等內分泌疾病造成血糖增高,從而引起糖尿。

血糖正常性糖尿:

患者的血糖正常,尿糖陽性,這時稱作腎性糖尿,即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腎糖閾降低,所以在血糖正常的時候,尿液中也會有葡萄糖。主要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為家族性腎性糖尿,主要見于遺傳代謝病,如范可尼綜合征,其空腹血糖和糖耐量都正常,由于腎小管先天性對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缺損,導致空腹尿糖陽性。

第二種為新生兒糖尿,因為新生兒的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還不完善,出現血糖正常、尿糖陽性的現象。

第三種為后天獲得性的腎性糖尿,由于慢性腎病、腎病綜合征等造成了腎小管損傷,最后引起血糖正常,尿糖陽性。

前面我們了解到尿糖陽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其實糖尿病也不一定都是尿糖陽性。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如糖尿病合并腎小球動脈硬化,由于腎的血流量減少,腎濾液減少,腎糖閾值就會升高,盡管血糖很高,但增高的血糖并不能從尿中排出,因此尿糖為陰性。此外,輕型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時,空腹尿糖也可以是陰性的,但餐后尿糖有可能增高。

如果臨床醫生想用尿糖定性作為對糖尿病患兒飲食控制的指標,可以通過尿糖的陽性、陰性來進行觀察。因為尿液屬于人體的排泄物,所以尿糖檢測是一個無創的檢測。但必須要了解,在1型糖尿病,即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中,血糖和尿糖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所以要想對疾病進行診斷或療效觀察,還需檢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才能做出準確判斷。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