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魚膽可以清肝明目、去火解毒,殊不知,魚膽蘊藏著巨大的毒性,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致命。

近日,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上火、視物模糊,聽信了“魚膽可明目”的偏方,結果吞食生魚膽3小時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等癥狀。

婁底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接診后,經過檢查發現患者轉氨酶顯著升高,谷草轉氨酶高達7755u/l,提示肝功能嚴重受損。由此可見魚膽不能隨便食用,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

一、魚膽中毒的原因及機制

導致魚膽中毒者大多數是淡水養殖的魚類,如青魚、草魚、鰱魚、鯉魚等。魚膽中毒的機制主要是魚膽膽汁對機體的直接損害和致毒作用,魚膽的主要成分為膽鹽類、鯉醇硫酸酯鈉、組織胺、氫氰酸等。魚膽在胃內消化酶作用下釋放出膽汁,膽汁中毒性物質經腸粘膜吸收人血,并經肝腎代謝。

一方面,毒性物質直接作用人體使細胞壞死、組織損傷而引起相應臨床表現;另一方面,毒素導致機體應激反應,釋放炎癥介質誘發全身炎癥反應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

二、魚膽中毒有哪些臨床表現

魚膽中毒的癥狀受攝入量及個體差異的影響,潛伏期多數為0.5-3小時,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2.肝臟損害:肝大、肝區疼痛、黃疸、肝功能異常等。

3.腎臟損害:腰背部酸脹疼痛、蛋白尿、血尿、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是魚膽中毒最致命的損害,常在發病后1-4天出現。

4.神經系統癥狀:頭暈、頭痛、嗜睡、四肢遠端及唇舌麻木,嚴重者出現譫妄、抽搐、昏迷等。

5.血液系統癥狀:部分嚴重者發生溶血,出現嘔血、便血、鼻出血等。

6.中毒性心肌病:心悸、胸悶、心動過速、心力衰竭等。

三、魚膽中毒如何救治

1.催吐:中毒早期可以通過催吐的方法減少毒物吸收。

2.洗胃、導泄:盡快到醫院就診,進行洗胃、導泄,清除消化道內殘余的魚膽,減少毒物吸收。

3.腎上腺皮質激素:應早期應用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以減輕腎小管對毒素的反應。

4.血液凈化療法:凡口服大劑量魚膽中毒患者,應盡早行血液凈化治療。

5.對癥支持治療: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利尿排毒;保護肝腎功能等。

四、如何預防魚膽中毒

1.在農村及偏遠地區加強宣傳魚膽中毒的科學知識,不聽信魚膽可治病的謠言,更不要盲目嘗試。

2.告誡人們避免生食魚膽,吃魚類產品的時候應該正確烹飪后食用。

3.殺魚時,避免弄破魚膽污染魚肉,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魚膽,就要把沾染膽汁的魚肉切掉。

溫馨提示:

請大家不要輕信魚膽可以治病的謠言,且魚膽中毒目前醫學上還沒有針對性強的、特效的解毒藥物,一旦誤食魚膽,應盡快到醫院診治,中毒后如果救治不及時,可能會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婁底市中心醫院 急診科 李健輝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婁底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