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中老年人抱怨看東西越來越費勁,有的說看近處小字模糊,有的說看啥都像蒙了層紗。這些情況,有的可能是老花眼在作祟,有的或許是白內障找上門,可老花眼和白內障究竟有沒有關系呢?
老花眼:眼睛的 “自然衰老”
老花眼,醫學上稱為老視,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生理現象。正常情況下,我們眼睛里有一個像相機鏡頭一樣的晶狀體,它富有彈性,能根據看遠看近的需求,自動調節形狀。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下降,睫狀肌的調節能力也變弱。就好比相機鏡頭老化,不能靈活變焦了。這時候,眼睛看近處物體時,就難以將焦點準確落在視網膜上,導致看近處的文字、物品變得模糊,需要把東西拿遠一些才能看清。一般來說,人到 40 歲左右,就可能開始出現老花眼癥狀,并且隨著年齡增加,老花程度會逐漸加重。
白內障:晶狀體從清澈到混濁
白內障是晶狀體發生混濁的一種眼部疾病。晶狀體原本像一塊清澈透明的玻璃,光線可以毫無阻礙地透過它,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但當各種因素影響晶狀體的代謝時,晶狀體中的蛋白質會發生變性,逐漸變得混濁,就如同玻璃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污垢,光線難以正常透過,從而導致視力下降。
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華夏院長表示,引發白內障的原因有很多,年齡增長是較為常見的因素,此外,長期紫外線照射、眼部外傷、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長期使用某些藥物等,都可能增加白內障的發病風險。白內障患者的視力下降是漸進性的,初期可能只是感覺視力模糊,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隨著病情發展,視力會越來越差,嚴重時甚至可能失明。
二者關聯:年齡紐帶下的 “相似與不同”
年齡相關性:老花眼和白內障都與年齡密切相關。人到中年后,身體各器官開始逐漸衰老,眼睛也不例外。晶狀體的老化在老花眼和白內障的發生發展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一方面彈性降低引發老花眼,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代謝異常而出現混濁,導致白內障。所以,在中老年人群中,老花眼和白內障常常同時出現。
癥狀表現差異:雖然二者都有視力下降表現,但特點不同。老花眼主要表現為看近處困難,看遠處相對清晰,通過佩戴老花鏡可以有效改善視力。而白內障導致的視力下降是全方位的,無論是看遠還是看近,都會變得模糊,且老花鏡無法改善。此外,白內障患者還可能出現視物重影、眩光、色覺改變等癥狀,這些在單純老花眼中通常不會出現。
相互影響:當一個人既有老花眼又患有白內障時,情況會變得復雜一些。白內障的混濁晶狀體可能會改變眼睛的屈光狀態,使得原本的老花度數發生變化。例如,原本佩戴合適老花鏡的患者,可能會發現看近處時眼鏡度數不合適了。同時,白內障引起的視力下降可能會掩蓋老花眼的癥狀,導致患者對老花眼的察覺不明顯。
老花眼和白內障雖有聯系,但本質上是不同的眼部問題。了解它們的關系,有助于中老年人更好地認識自身眼部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尋求專業治療,守護好自己的視力健康。
來源: 愛爾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