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然后開始著床等一系列強大的生命工程。如果將受精當天為第0天,那么受精后第1天受精卵發生第一次有絲分裂,這也是新生命的第一次發育。隨著胚胎分裂發育,胚胎體積變大,胚胎的細胞數目逐漸增加。受精第4天,胚胎繼續有絲分裂來生長發育,此段時間是胚胎孕育的初始,是重要的基礎。同時,胚胎也依靠輸卵管纖毛及肌肉的運動漸漸向子宮移動。差不多受精第5天,胚胎到達子宮,尋找到了最適宜、最肥沃的“土壤”,開始為著床子宮做準備。

“著床”是指從受精卵開始經過初期發育形成的胚胎接觸到子宮內膜,并成功結合、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形成絨毛結構)。受精第5-12天是整個胚胎植入“土壤”的過程,也是胚胎與子宮內膜真正接觸、融合的過程。受精第5天,胚胎經過多次的有絲分裂,形成中空球星體的囊胚。囊胚含有囊胚液以及囊胚腔的胚胎,它擁有內部的內細胞團,內細胞團形成胎兒。囊胚的外層稱為滋養層,發育成胎盤,“囊胚”這個名字來自希臘語βλαστ??blastos (“芽”)和κ?στι? kystis (“囊狀物,膠囊”)。受精第5-6天,是囊胚進入子宮,它的滋養層率先接觸并粘附媽媽的子宮內膜,做著植入子宮的準備,此過程持續1~2天。受精第8天,胚胎開始了植入過程,胚胎鉆入媽媽的子宮內膜里,找到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壤” ,并逐漸形成羊膜囊。大概受精第9-11天,胚胎已深入子宮內膜,胚胎“種子”著床子宮內膜“土壤”的過程完成,這幾天會形成初級卵黃囊,逐漸與母體血竇融合,形成胚胎血供。 懷孕第11-12天,胚胎“種子”完全埋入子宮內膜,受精卵植入過程到今天為止就完成了。胚胎開始了它生長發育的過程,隨后這小小的胚胎“種子”逐漸有了心臟跳動,提供其營養的胎盤以及血供建立,此時算是真正的著床成功,新生命開始啟動。十月之后,小生命就會呱呱墜地,來到美麗的世界。

胚胎“種子”植入“土壤”的過程大致分為三部:定位、粘附及侵入。 胚胎定位: 指囊胚透明帶消失,其內細胞團處的滋養層細胞與子宮內膜的接觸。胚胎粘附:囊胚粘附于子宮內膜,其表面的滋養層細胞分化為外層的合體滋養細胞和內層的細胞滋養細胞。胚胎侵入:合體滋養層細胞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宮內膜細胞、間質及血管,隨后滋養細胞穿透侵入子宮內膜、內1/3肌層及血管,囊胚完全埋入子宮內膜中并被子宮內膜所覆蓋的過程。

子宮存在一個極短的敏感期允許胚胎“種子”著床,成功的胚胎植入需要以下條件:1.發育正常的功能性胚胎;2.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建立;3.母體與胚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在這些因素中還包含這很多很多的細分因素存在,如果胚胎染色體異常、子宮畸形、免疫因素、血栓因素等多種情況,造成胚胎著床子宮內膜的失敗。

來源: 試管嬰兒“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