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曾女士近來滿心煩惱。自從生完二胎后,她漸漸感覺下身有墜脹之感。起初,她只當是整日照顧孩子太過勞累,并未放在心上。可誰能想到,這癥狀愈發嚴重,竟有腫物脫出來,這可把曾女士嚇得不輕。
在家人的陪伴下,曾女士趕忙來到邵東市中醫醫院女性康復科,接診的寧能斌主任耐心傾聽她的描述,仔細為她做了盆底功能檢查以及相關婦科檢查,最終確診為子宮脫垂Ⅰ度,陰道前壁脫垂Ⅱ度,根據曾女士的病情,寧主任為她詳細制定了治療方案,建議先采用保守治療,包括盆底肌功能康復治療以及中藥封包、針灸等中醫特色治療,并且配合口服中藥調理體質。
從那以后,曾女士嚴格按照醫囑,定期前往醫院進行治療,還按時服用中藥調理身體。同時,她每天都抽出時間進行盆底肌訓練。萬事開頭難,一開始,曾女士根本找不到正確的訓練感覺,但在寧主任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下,她逐漸掌握了技巧。
經過兩個月堅持不懈的努力,曾女士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子宮脫垂得到了有效控制。她重新找回了往昔的自信與活力,也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愈發珍視。
子宮脫垂的癥狀表現形式多樣。輕度患者可能僅在過度勞累后,感覺下腹墜脹、腰酸背痛,不過經過休息,這些癥狀便能有所緩解。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子宮可能會脫出陰道口,尤其是在行走、下蹲、排便等導致腹壓增加的情況下,脫出情況會更加明顯,甚至無法自行回納。
這不僅給身體帶來諸多不適,還可能引發泌尿系統感染、排尿困難、尿失禁等并發癥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
子宮脫垂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
**1、妊娠與分娩:**這是引發子宮脫垂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懷孕和分娩期間,子宮的韌帶、肌肉以及筋膜等組織會受到過度牽拉。特別是難產、產程過長、多胎妊娠等情況,會使這些支持組織的彈性和張力大大下降。倘若產后沒能得到良好恢復,就極易引發子宮脫垂。
**2、年齡增長:**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逐漸下降,盆底支持組織也會慢慢變得松弛、薄弱,子宮脫垂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3、長期腹壓增加:**慢性咳嗽、長期便秘、肥胖、從事重體力勞動等因素,會使腹腔內壓力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持續壓迫盆底組織,從而促使子宮脫垂的發生。
**4、盆底組織發育不良或退行性變:**部分女性先天性盆底組織發育不良,或者因營養不良等原因導致盆底組織薄弱,這類人群也容易出現子宮脫垂。另外,絕經后盆底組織發生退行性變,也會增加發病風險。
子宮脫垂雖會給女性帶來諸多困擾,但絕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我們對其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注重日常的預防和保健,女性朋友們便能擺脫這一隱形困擾,重新擁抱健康與美麗。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多關注自身身體狀況,重視盆底健康,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光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邵東市中醫醫院 羅小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邵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