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3月5日我們迎來了
驚蟄節氣
當第一聲春雷在天際輕輕響起
大地從沉睡中蘇醒
萬物在暖陽中舒展
春天的腳步愈發輕盈而堅定
驚蟄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古稱“啟蟄”
它如同一位溫柔的使者
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開啟了仲春時節的序章
蟄伏了一冬的小動物們紛紛蘇醒
開始在暖陽下嬉戲
享受著和風拂面的愜意
此時,桃花在枝頭綻放
黃鸝在枝頭歡唱
雄鷹悄然遠去
鳩鳥開始鳴叫求偶
期待新生命的到來
古人將驚蟄分為三候
一候桃始華
二候倉庚鳴
三候鷹化為鳩
每一候都是一幅
生機盎然的畫卷
每一處細節都訴說著
春天的詩意
驚蟄節氣在農忙上
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我國勞動人民
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
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唐詩有云: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農諺也說: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驚蟄時節
土壤解凍,雨水增多
正是播種希望的好時節
農民們紛紛拿起農具
走進田野
繪就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
驚蟄
不僅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也喚醒了人們對豐收的期待
驚蟄吃梨
是民間流傳已久的習俗
俗話說
“驚蟄吃個梨,一年都精神”
梨性微寒、甘潤
能生津清熱、潤肺止咳
正符合春季養生的需求
此外
“梨”與“離”諧音
寓意著與疾病分離
遠離病痛
在驚蟄時節
吃梨不僅是一種養生方式
更是一種對健康和平安的祈愿
梨子味道清甜水分多
還能潤肺止咳、滋陰清熱
每天都可以吃一些。
但若覺得生吃梨后
腸胃不太舒服
可通過燉、煮的方式
搭配其他藥材
去除它的寒性
銀耳蓮子梨羹
**食材:**蓮子20克、銀耳10克、雪梨1個、冰糖適量。
**做法:**將蓮子、銀耳泡發洗凈,雪梨去核切片,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蓮子熟透、湯濃即可。
川貝燉雪梨
**食材:**川貝粉3—5克、雪梨1個、冰糖適量。
**做法:**雪梨去核切塊,與川貝粉、冰糖一起放入碗中,隔水蒸15分鐘,喝湯吃梨。
羅漢果雪梨水
**食材:**雪梨1個、羅漢果1顆。
**做法:**將梨洗凈,在近1/3處切掉“梨蓋”,挖出梨核,放入羅漢果,蓋上“梨蓋”,蒸煮10—15分鐘即可。
驚蟄已至,春光無限
大自然正以最溫柔的方式
提醒我們走出家門
去感受春風拂面的溫柔
去聆聽春雷喚醒大地的聲音
順應自然的規律
在春光里追逐希望
擁抱健康
本期內容到這里就結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實用的內容
趕緊關注我吧
來源:央視新聞 、人民網、大眾科普 。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源版權圖庫創客貼,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原創圖文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來源: 央視新聞 、人民網、大眾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