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科普·辣椒疫病】
辣椒常發(fā)生疫病,如何防治?
菜農反映:局部辣椒園常發(fā)生疫病,主要危害葉、莖、根、果實,可見辣椒凋萎死亡,一般地塊減產(chǎn)15%左右,重的達70%以上,嚴重影響菜農的經(jīng)濟收入。那么,如何防治辣椒疫病呢?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簡稱“三平科工”)科研人員介紹,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疫病,屬于真菌性病害,是辣椒生產(chǎn)上常見的另一種土傳病害,幼苗期、成株期均可發(fā)生。病菌在病殘體、土壤或種子內越冬,通過雨水、灌溉水進行傳播,從根部傷口侵入,引起疫病的發(fā)生。目前辣椒生產(chǎn)上對疫病的控制主要以化學農藥為主,菜農使用的殺菌劑主要有雙炔酰菌胺、嘧菌酯、氟啶胺、氫氧化銅、申嗪霉素、烯酰嗎啉、代森錳鋅、丁吡嗎啉等單劑和烯?!み蜞拙?、烯?!み吝蝓?、噁酮·霜脲氰、精甲·百菌清、精甲霜·錳鋅、氟菌·霜霉威、甲霜·霜脲氰、甲霜·霜霉威、甲硫·錳鋅、?!ぜ住ゅi鋅、乙鋁·錳鋅、霜脲·錳鋅、唑醚·代森聯(lián)、錳鋅·氟嗎啉等混劑。
三平科工科研人員表示,為確保辣椒疫病的防控,現(xiàn)將高效能殺菌劑選用與應用技術分享如下:
首先是科學選擇藥劑。從農藥登記證件時間來看,選用近10年來登記的殺菌劑新品種,首登時間依次為氟噻唑吡乙酮(2015年)、氟啶·嘧菌酯(2016年)、烯?!ご?lián)(2016年)、丙森鋅(2017年)、唑醚·喹啉銅(2018年)、噁酮·氟噻唑(2018年)、烯?!しぐ罚?018年)、側孢短芽孢桿菌A60(2019年)、枯草芽孢桿菌(2021年)、霜霉·精甲霜(2021年)、氟噻唑·錳鋅(2021年)、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2022年)、氟噻唑·雙炔酰(2022年)、氟嘧菌酯(2022年)。從登記劑型來看,選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農藥劑型名稱及代碼 GB∕T 19378-2017》要求的劑型農藥,比如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等水基化的環(huán)保劑型。
其次是正確使用藥劑。疫病發(fā)生較重的辣椒園,在疫病發(fā)生前,于晴天傍晚或陰天每畝用100億CFU/毫升枯草芽孢桿菌懸浮劑100—200毫升,兌水后對植株均勻噴霧,視病害發(fā)生情況,隔7—10天左右施藥1次,可連續(xù)用藥2—3次。也可在辣椒疫病發(fā)生前或初期,每畝用500克/升氟啶胺懸浮劑25—35毫升,兌水30—50公斤均勻噴霧,隔7天左右噴1次,可視病害發(fā)生情況連續(xù)噴施2—3次,注意該藥不能與堿性藥劑混用?;蛟谝卟“l(fā)生初期,每畝用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0—75毫升,兌水45—60公斤后進行葉面噴霧處理,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噴施2—3次。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上述農藥時,遇有大風天或預計1小時內降雨勿施藥。
菜農朋友們,也可搜索三平科工科研人員撰寫的《面積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第一的辣椒使用農藥產(chǎn)品登記情況綜述》一文,了解更多辣椒用藥知識(如圖)。
關注作物病蟲科普,呵護美麗鄉(xiāng)村振興!
來源: 富錦市城東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