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一場看似普通的感冒可能會引發一種嚴重的心臟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導致心臟“停擺”。

案例回顧

近日,漢壽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接診了一位病毒性心肌炎的年輕女孩。寒假期間,20歲的高校大一女學生小李不慎患上了感冒,出現發熱、咳嗽癥狀,起初并未引起重視,以為是平常的小感冒,吃點感冒藥就沒事了,照常和同學聚會、K歌。一次熬夜后突感胸悶、心悸,于是來到漢壽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就診。

經過心血管內科三病區梅芹榕醫生細致的檢查,做心電圖、急查心肌酶譜、完善心臟彩超,最后綜合各項檢查結果診斷:**病毒性心肌炎。**隨后,予以控制心肌炎癥、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針對病因改善預后等規范治療后,目前患者癥狀較前好轉已順利出院。

為何一場看似平常的感冒,竟能引發如此嚴重的后果?今天就帶您一起揭開“病毒性心肌炎”的神秘面紗。

一、什么是心肌炎?

心肌炎,簡單來說就是心肌細胞的炎癥。好發于青少年,當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加之病毒感染就容易誘發。心肌炎的癥狀有胸痛、心悸、氣短、乏力等,嚴重時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二、心肌炎分為哪幾類?

《中國成人心肌炎臨床診斷與治療指南2024》根據病理學分類,將心肌炎分為急性心肌炎,慢性活動性心肌炎,慢性穩定性心肌炎以及慢性炎癥性心肌病。

1、急性心肌炎

發病在30天內,組織學特征為炎癥細胞浸潤(鏡下炎癥細胞>14個/mm2單個核白細胞)和心肌細胞損傷。其中,如鏡下觀察到炎癥細胞彌漫性浸潤(鏡下炎癥細胞>50個/mm2)伴明顯心肌細胞壞死為暴發性心肌炎。

2、慢性活動性心肌炎

心肌炎發病>30天,組織學特征仍有炎癥細胞浸潤和心肌細胞損傷。

3、慢性穩定性心肌炎

心肌炎發病>30天,組織學特征仍有炎癥細胞浸潤,無心肌細胞損傷。

4、慢性炎癥性心肌病

心肌炎發病>30天,組織學特征為明顯心肌纖維化伴/不伴炎癥細胞浸潤,無心肌細胞損傷。

三、病毒性心肌炎有什么癥狀?

1、病毒感染前驅癥狀

包括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瀉等。

2、心肌受損表現

病毒感染前驅癥狀后的數日或1~3周,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暈、極度乏力、食欲明顯下降等癥狀。 感冒后出現胸悶、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持續不緩解,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有時在沒有任何癥狀前突然心跳停止,一定要及時就醫。

四、如何預防病毒性心肌炎?

1、避免感冒受涼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以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適當的體育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這有助于增強免疫系統,提高對病毒的抵抗力。

3、早期識別和治療

如果出現感冒癥狀,特別是有心臟不適的跡象,如胸悶、氣短、心悸等,應及時就醫檢查,以免病毒感染演變為心肌炎。

4、藥物預防

對于有心臟病史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抗病毒藥物或增強免疫力的藥物進行預防。

5、休息和避免過度勞累

在感冒期間或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以減少心臟負擔。

守護心臟,從預防開始!

來源:漢壽縣人民醫院 宣傳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漢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