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你?

深夜十點,辦公室里燈火通明,你還在為趕 deadline 忙得焦頭爛額。困意如潮水般襲來,上下眼皮止不住地打架,大腦也變得昏昏沉沉,反應愈發遲鈍,可你仍咬著牙,在心里默默給自己打氣:“再堅持一下,今天必須做完!”

在高強度的工作學習和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裹挾下,犧牲睡眠時間似乎成了很多人的無奈之舉,大家對身體發出的疲憊信號也逐漸變得麻木。

參照多數人的睡眠數據,如果你的睡眠時間低于 6 小時,那可得留個心眼,警惕自己是否存在 “睡眠不足” 的情況

以下 4 種可能出現的表現,乍一看和睡眠毫無關聯,很容易被大家當作正常現象而忽略“人上了年紀,就是這樣”“最近可能火氣有點大”“天氣一冷,嘴巴就變得特別饞”,諸如此類的想法層出不窮。

要是只是偶爾一兩次出現這些情況,倒不必過于憂心。但要是持續出現以下明顯異常,那可就得格外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身體在向你拉響警報,提醒你已經嚴重缺覺!

表現一:渴望高油高糖的垃圾食品想必不少人都有過深夜暴食的經歷,多數人僅僅把這種情況當作平常的 “饞蟲作祟”,付之一笑。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科學研究早已揭示,睡眠不足會大幅提升人們對垃圾零食的欲望

亞利桑那大學針對 3000 多名成年人開展的調查顯示,在缺覺人群中,有高達 66% 的人表現出這種 “嘴饞” 傾向,并且在夜間,這種對高油高糖食物的渴望更為顯著。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借助大腦磁共振掃描成像技術進行研究,結果也表明,相較于睡眠充足的狀態,睡眠不足會嚴重抑制大腦額葉的正常活動,使得大腦獎勵系統對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反應變得異常亢奮。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現象與 “變胖” 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有研究表明,每天睡眠時間減少 1 小時,體重可能就會增加 2 斤,這絕非危言聳聽

一項針對成年人的薈萃分析指出,每天睡眠時間減少 1 小時,會導致 BMI 增加 0.35kg/㎡。以身高 170 厘米的人為例,這大致相當于體重增加 2 斤。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睡眠不足會干擾瘦素(leptin)和胃饑餓素(ghrelin)的正常分泌。原本負責向身體發出 “停止進食” 信號的瘦素,在睡眠不足時,其調節作用大打折扣;而負責激發食欲的胃饑餓素,此時卻異常活躍,瘋狂刺激著人們的食欲。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睡眠越不足,大腦就越容易被對垃圾食品的渴望所控制,想吃垃圾食品的欲望就越強烈,進而也就越容易發胖

表現二:注意力難以集中,大腦變笨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個連續熬了幾天大夜,周末也沒能睡個好覺的同事,眼神空洞,不管周圍多么喧鬧,他都無精打采,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你喊他名字好幾遍,他才像剛回過神一樣。別誤會,他可能不是遭遇了感情挫折,而是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大腦 “CPU” 快要被燒干了。

一項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研究明確指出,睡眠不足會明顯導致反應遲緩,注意力、記憶力和執行功能都會大幅下降

這背后有著科學依據,睡眠剝奪會致使海馬體萎縮。海馬體在記憶形成和鞏固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缺乏睡眠時,它就像電量不足又沒及時充電的手機,系統變得卡頓,甚至直接 “死機”,記憶相關的功能自然無法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前額葉皮層的活動也會受到抑制,就像是電腦降頻運行。而前額葉皮層主要負責決策和注意力調控,它的功能受限,你的決策能力和注意力水平理所當然地會大大降低。長此以往,工作效率降低不說,生活中也會頻繁出錯,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 。

表現三:心浮氣躁,看誰都像故意找茬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起床后心情特別差,看誰都不順眼,稍微被惹一下就想發火?其實,這可不是你脾氣不好,“起床氣” 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不妨稱它為 “困怒癥”

研究發現,當睡眠不足時,大腦會不自覺地對他人的表情進行負面解讀。比如,面對一張毫無表情的 “中性面孔”,正常狀態下我們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但沒睡夠的人卻會從中感受到 “威脅”。

曾有研究找來一夜沒睡和睡夠 8 小時的兩組人,讓他們看同一組照片。結果顯示,沒睡飽的人對照片中人物的吸引力、可信度評分,遠遠低于睡飽的人。這意味著,睡眠不足時,你可能會對別人的一舉一動更加敏感,難以信任他人,甚至對他人產生更強的敵意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嚴重缺覺會干擾大腦杏仁核的正常活動。眾多研究表明,哪怕只是一個晚上沒睡好,大腦杏仁核都會變得異常活躍,使得人更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憤怒等強烈的負面情緒。

所以,當你下次起床后莫名煩躁時,不妨想想是不是昨晚沒睡夠,及時調整作息,給大腦充足的休息時間 。

表現四:反應遲鈍,開車時警覺性變低世上最令人膽戰心驚的沖突是什么?不是冰與火的激烈交鋒,不是火星撞地球般的震撼碰撞,而是一個開車時腦子渾渾噩噩的司機,配上一個在副駕提心吊膽的乘客。而最讓人揪心的,莫過于看到司機在開車時打呵欠!平日里或許還感覺不太明顯,但請仔細回想一下:司機師傅最近是不是常常睡眠不足,又或者已經長時間連續開車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可一定要萬分小心!

一項發表于《睡眠研究雜志》的研究明確指出:睡眠不足會顯著延長反應時間,極大地增加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的發生風險**。**嚴重缺覺的人開車,危險程度幾乎等同于酒駕。連續 24 小時不睡覺,其反應時間與血液酒精濃度達到 0.1% 時的狀態相當。

這是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與睡眠時間達到 7 小時及以上的司機相比,睡眠不足的司機在 24 小時內的撞車風險急劇攀升。睡眠時長為 5 - 6 小時的司機,撞車風險增加 1.9 倍;而睡眠不足 4 小時的司機,撞車風險更是飆升至 11.5 倍。

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僅憑意志力就能戰勝身體的本能反應。睡眠不足會嚴重削弱大腦的警覺性,使信息處理速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開車這種需要快速做出反應的場景中,后果不堪設想。

我們的身體就如同日夜奔波的馬車,一天 24 小時不辭辛勞地為我們服務。可我們真的了解它的需求嗎?作為修復和滋養身體的關鍵環節 —— 睡眠,是不是正被你一點點地壓縮、忽視呢?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請務必重視睡眠,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 。

來源: 內容綜合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