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分享了在孩子長高黃金期,孩子身高猛漲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生長痛,以及當孩子出現生長痛的時候,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當孩子出現生長痛的時候具體會有哪些外在表現呢,一起來看吧~
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通常發生在3-12歲的兒童身上。以下是生長痛的一些主要特點:
疼痛部位
- **多發生在下肢:**生長痛最常見的部位是膝關節周圍、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也會出現在腹股溝區。
- **雙側疼痛:**疼痛通常為雙側,但也可能為單側。
疼痛時間
- **夜間疼痛明顯:**生長痛多在夜間發作,尤其是在深睡時,孩子可能會因為疼痛而醒來。
- **白天疼痛較輕:**白天由于孩子活動量較大,注意力分散,對疼痛相對不敏感。
疼痛性質
- **多為鈍痛或酸痛:**生長痛一般表現為間歇性疼痛,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鈍痛或酸痛,而非尖銳的劇痛。
- **疼痛可自行緩解:**疼痛不會持續存在,可能發作一段時間后自行緩解,過段時間又再次出現。
發作頻率
- **無固定規律:**生長痛的發作沒有固定規律,有時可能連續幾晚發作,有時又會間隔數周甚至數月才再次發作。
局部表現
- **無紅腫或發熱:**疼痛部位外觀無紅腫、發熱等異常現象。
- **活動不受限:**盡管夜間會經歷生長痛,但并不影響孩子白天的正常活動。
年齡特點
常見于3-12歲兒童:生長痛主要發生在3-12歲的兒童群體,這個年齡段孩子正處于身體快速生長發育時期。
伴隨癥狀
- **無其他伴隨癥狀:**生長痛通常不伴有發熱、皮疹等全身癥狀。
- **可能伴有肚子疼、頭痛和睡眠障礙:**少數孩子在生長痛的同時,還可能伴有短期內的步態異常、肚子疼、頭痛和睡眠障礙等其他癥狀。
其他特點
- **疼痛部位無明顯壓痛:**疼痛部位通常沒有明顯的壓痛。
- **疼痛可能與活動量有關:**白天活動過多的兒童,夜間疼痛可能會更明顯。
如果孩子的疼痛持續不緩解,或者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圖片源于攝圖網
來源: 成都西南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