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與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河南省量子信息與量子密碼重點實驗室、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成功構建目前最高水準超導量子計算機——10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這一成果是我國繼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體系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后,再一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

圖片

祖沖之三號芯片示意圖。105個可讀取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集成在同一個芯片上執行量子隨機線路采樣任務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與現有最優經典算法相比,“祖沖之三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國際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千萬億倍,超過谷歌公司2024年10月公開發表的最新成果6個數量級。相關論文于北京時間3月3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審稿人認為其“構建了目前最高水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是對此前66比特處理器(祖沖之二號)的重大升級”。

2019年,谷歌公司率先宣稱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谷歌公司53比特處理器在200秒內完成的隨機線路采樣任務,用當時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需要約一萬年。

2021年,潘建偉團隊成功構建66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求解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比當時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0萬倍以上。中國率先成為在超導和光量子兩條技術路線上都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研究團隊在66比特“祖沖之二號”的基礎上,大幅提升了各項關鍵性能指標,實現了105個數據比特、182個耦合比特的“祖沖之三號”,為目前超導體系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

綜合來源:新華社、中國科大官網等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