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外科手術和治療過程中,麻醉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麻醉是指通過麻醉藥物讓病人短暫喪失部分感覺或全部感覺,以保證手術成功。麻醉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那么這兩種麻醉方法有何區別呢?這篇文章帶給您答案。
1. 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簡稱為全麻,指的是將麻醉藥物通過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呼吸道吸入等方式進入體內,藥物會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暫時抑制作用,患者會出現全身感覺消失、神志消失、遺忘等現象。簡單地說,在接受全身麻醉后,我們的身體就像是“睡著了”,對手術過程沒有任何記憶,也不會存在痛苦。
2. 什么是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也被稱為局麻,指的是使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局部區域失去感覺,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自身還是有意識的。局部麻醉的類型有很多,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2.1椎管內麻醉
椎管內麻醉也就是常說的“半麻”,醫生會將麻醉藥物注入椎管的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在注入藥物后,脊神經根會受到阻滯,從而對相應區域產生麻醉作用。這種麻醉主要適用于下腹部、下肢手術,比如剖宮產手術、闌尾切除術、疝修補術等。
2.2神經阻滯麻醉
神經阻滯麻醉指的是將藥物注射到神經干、神經叢、神經節周圍等區域,藥物會阻斷神經傳導,從而產生麻醉作用。這種麻醉方式主要適用于骨科手術、胸外科手術、各種神經病理性疼痛、非疼痛性疾病等。
2.3局部浸潤麻醉
局部浸潤麻醉指的是將麻醉藥物注入手術部位、皮下組織、黏膜等,藥物會使感覺神經末梢或神經干失去傳導刺激能力和感覺,進而起到麻醉的作用。局部浸潤麻醉主要適用于體表小手術、皮膚傷口清創、介入性檢查等。
3. 全身麻醉與局部麻醉有何區別?
3.1作用范圍不同
全身麻醉主要作用于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在麻醉之后,患者全身失去意識和感覺,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對外界刺激并不會產生明顯反應。而局部麻醉僅作用于手術部分和周圍的神經組織,患者手術部位會無痛無感覺,但是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依然會保持清醒,麻醉藥物并不會影響患者意識和其他部位的感覺。
3.2并發癥不同
在正確使用與密切監測下,絕大多數麻醉都是安全的,但是由于作用范圍的不同,與局部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更高,且更加危險,比如循環紊亂、呼吸抑制等。而局部麻醉的并發癥一般比較少,即便出現并發癥也比較輕微,比如神經損傷、藥物毒性反應等。
3.3適用范圍不同
全身麻醉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幾乎可適用于所有手術,在手術期間患者肌肉松弛性好,醫生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和手術要求調整藥物。局部麻醉適應證較少,不能用于復雜手術,但在手術期間患者能夠積極與醫生配合。
3.4舒適程度不同
全身麻醉的舒適性非常高,患者全程保持睡著的狀態,對整個手術過程不會存在任何記憶,心理壓力也比較小。在應用局部麻醉時,患者手術或治療部位雖然不會疼痛,但患者往往面臨著比較大的心理壓力,比如緊張、焦慮、恐懼等,舒適性比較差。
4.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各有優缺點,那么兩種麻醉方式如何選擇呢?在選擇麻醉方式時,我們首先要考慮手術的需求,有的手術只能選擇全身麻醉,比如心臟手術、開顱手術等,而有的手術可以選擇局部麻醉,比如四肢骨折、剖宮產等。在選擇麻醉方式時,還要考慮醫生的個人水平和手術安全性。如果兩種麻醉方式都可以的話,患者需要根據個人需求和心理承受能力,自行選擇麻醉方式,以提高治療依從性。
5.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都需要禁食禁水嗎?
在全身麻醉時,患者自身沒有意識,且藥物會影響呼吸中樞與胃腸道蠕動,手術期間胃內容物很有可能反流誤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嚴重肺炎,所以只要是全身麻醉,就一定要禁食禁水。為了保障手術安全,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等局部麻醉也需要禁食禁水,一般要求禁食6-8小時,禁水2-4小時。是否需要禁食禁水還是要根據醫生醫囑進行科學選擇。如果需要禁食禁水,在手術前一定要杜絕任何食物或飲品,千萬不要抱著僥幸心理,以免影響手術安全。
6. 麻醉會讓人“變傻”嗎?
很多人都會擔心麻醉會讓人“變傻”,尤其擔心全身麻醉會影響到大腦。實際上,影響記憶、智力的因素非常多,比如說手術前的精神狀態與心理壓力、大型手術帶來的應激狀態、心理暗示等。麻醉導致的全身無痛、意識消失都是暫時性、可逆性的,在麻醉結束后,隨著藥物的代謝,患者會逐漸恢復正常。比如說,在采用吸入麻醉時,藥物會通過呼吸完全排出體外,在停藥之后患者很快能夠恢復正常,并不會對患者記憶或智力造成長期影響。
7. 結束語
不同的麻醉方式有著不同的優勢和缺點,在開始治療前,我們需要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最適合自身的麻醉方式,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手術風險,還能提高自身舒適度。此外,麻醉并沒有您想象得那么可怕,在接受麻醉前,我們一定要提前了解與麻醉相關的知識,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確保順利治療。
作者:羅柳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株洲醫院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