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一場“超級大回暖”,全國多地出現“火箭式”升溫,大部地區累計升溫幅達10℃以上。不過,今天(3月1日起),新一股寒潮來襲,將給中國中東部地區帶來“俯沖”式降溫,同時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

中央氣象臺3月1日06時發布寒潮色預警

受寒潮影響,預計,3月1日08時至3月4日20時,我國中東部氣溫將自北向南先后下降6~10℃,其中,華北南部及其以南的大部地區降溫12~16℃,部分地區降溫18℃以上;4日早晨,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到江漢至沿淮一帶。另外,青藏高原北部和西部有6~10℃的降溫。

其中,預計,3月1日08時至3月3日08時,東北地區大部、華北中南部、黃淮大部、江淮西部、江漢、江南西部以及青藏高原北部和西部等地將降溫6~8℃,其中,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華北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漢、江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10~12℃,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4℃以上。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這場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中

有三個關鍵之“最”

最強降水時段——1日20時至2日20時

最強降水區域——江漢東部至沿淮地區,累計降水量可達40至60毫米,強度同期少見。

降水相態最復雜區域——隨著氣溫下降,3月1日至3日,**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一帶可能先下雨再轉雪。**尤其是黃河和淮河之間的區域,由于前期大氣暖熱,積攢了大量的不穩定能量,后續冷空氣南下過程中將激發明顯的強對流天氣。

氣溫驟然下降

應及時加強保暖工作

注意室內外溫差

勤加衣物

別忘了“春捂”很重要!

“春捂”強調的是在季節變換時,不要驟然減衣,而要根據氣溫逐步調整,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調節適應氣溫變化,增強抵抗力。

尤其是老人、兒童和體質較弱的人群,早晨和晚上溫度較低時仍需適當保暖,尤其注意頸部、腰部和足部這些易受寒的部位。

最實用的穿衣法則是“洋蔥式穿衣法”:

內層:選擇柔軟、透氣吸汗的棉質或保暖內衣或者秋衣。

中層:穿毛衣、衛衣等衣物。

外層:選擇一件輕薄的夾克或者風衣或馬甲。

另外,雨雪、寒潮易造成路面濕滑、道路結冰。外出當心路滑。尤其是很多路面雖然沒有積雪,但是結了薄薄的一層冰。這種情況是最容易被忽視,也是最容易引起滑倒的。盡量減少電動車和自行車出行,選擇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如需騎車出行,需給車胎放點氣,增加輪胎與地面摩擦,選擇路面無積水、無冰凍、雪層較淺的平坦路段騎行,避免緊急剎車和急轉方向以防止側滑。

綜合來源: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網、應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等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