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七旬老人刷短視頻近視度數高達2300度”登上熱搜。家屬透露,老人從早到晚手機不離手,本應是“老花眼”的年紀,卻受高度近視所困。
老年人作為眼部疾病的高發群體,在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和娛樂時,如何做到科學用眼?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常見的用眼誤區呢?
盡管18歲后,隨著眼部發育的完善,視力狀態會趨于穩定,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無節制地用眼。過度用眼或病理性近視仍可能導致視力持續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視和老花眼并非互斥,兩者都可能與年齡和生活習慣有關。
近視眼是由于眼軸變長而導致的屈光不正,而老花眼則是由于晶狀體和睫狀肌老化導致的屈光力減退,一般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近視眼和遠視眼患者,到了一定年齡,都有可能出現老花眼的癥狀。
在暗光環境下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不斷變化的光影會持續刺激眼睛,長期下來可能引發干眼癥,加深近視或散光,甚至誘發急性青光眼。對老年人來說,這種不良習慣還可能增加黃斑病變和白內障的可能。
此外,躺著看手機也是視力下降的“元兇”之一。
側躺著看手機看似舒適,實則更容易導致視力下降。長期如此,不僅會造成視疲勞,而且會導致干眼癥、近視早發或近視度數增加過快,甚至發展為高度近視。
平躺時由于眼睛距離手機下方更近,需使用更多的調節,導致眼肌痙攣和近視度數快速加深,長此以往可能導致高度近視或誘發斜視。
株洲愛爾眼科醫院專家提醒:愛刷視頻的你,建議關注以下護眼習慣!
1.多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接觸陽光。羽毛球、乒乓球、網球鍛煉眼睛的調節能力。
2.睡覺不要開小夜燈,燈光影響身體褪黑素的分泌,影響小孩視覺功能的發育。
3.用力擠眼睛,每40分鐘的用眼就可以擠眼睛10下,遠離干眼癥。
4.干眼熱敷,加快眼部血液循環,帶走代謝的產物乳酸肌酸,緩解視疲勞。
5.遠眺,放松睫狀肌,減緩近視發展,緩解視疲勞。每20分鐘用眼可以向20英尺( 6米)外遠眺20秒。
6.高度近視避免極限運動和激烈對抗類運動,防止眼底病變。
7.學習看書等近距離用眼,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則。(眼睛與書本保持一尺的距離,身體與桌子保持一拳的距離,手指和筆尖要保持一寸的距離)
8.少吃甜食有益眼睛。
9.補充葉黃素,葉黃素是人體視網膜黃斑區域的重要元素,可以通過食補,菠菜、甘藍、南瓜、桃子、辣椒、芒果等。或者通過其它產品補充也可以。
(科普來源:央視新聞、愛爾眼科醫院集團)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株洲愛爾眼科醫院 吳堯姣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株洲愛爾眼科醫院 吳堯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