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骨量減少,很多人以為是“老年病”,但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幸“中招”,23歲小陳就是其中之一。
“是不是搞錯了?我還只有23歲,怎么會骨量減少呢?”近日,來自長沙的小陳到醫院做健康體檢,拿到報告充滿疑問。
醫生了解到小陳平日喜歡宅家、喝奶茶、熬夜,提醒他年輕人也會骨量減少,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但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骨骼疼痛、乏力、脊柱變形,甚至容易骨折,以后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陳的檢測報告書)
骨量減少意味著什么?為什么年紀輕輕就會骨量減少?我們該如何預防?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李祈為大家講解。
一、什么是骨量減少?
骨量減少指骨骼中礦物質(如鈣、磷等)含量降低,骨密度低于正常范圍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通常伴隨著骨骼強度的減弱,可能增加骨折的風險。
二、骨量減少就是骨質疏松嗎?
在骨密度檢查報告中,T值是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的關鍵指標。
T值≥-1:骨密度正常。
-2.5﹤T值﹤-1:骨量減少,骨質開始流失。
T值≤-2.5:骨質疏松癥。
由此可見,骨量減少并不等于骨質疏松,但它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不及時干預,骨量減少很可能進一步發展為骨質疏松,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流失會也會加劇。
三、骨量減少為何“盯上”年輕人?
1.營養不良
許多年輕人由于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常常忽視飲食健康,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有些人長期偏食,如過多攝入碳酸飲料、咖啡、濃茶等,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2.缺乏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刺激骨組織,增強骨骼強度和韌性。然而,許多年輕人長期久坐,缺乏運動,骨骼得不到足夠的外力刺激,導致骨量逐漸減少。
3.疾病與藥物
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和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會影響骨骼代謝,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4.不良生活習慣
吸煙會破壞骨骼細胞,導致骨量減少;而過度飲酒則會影響骨骼的正常代謝,進一步加劇骨質流失。
四、如何守護骨骼健康
1.合理飲食:吃出“硬骨頭”
適當多攝入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蝦皮、芝麻醬、綠葉蔬菜等。同時,避免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少喝濃茶、咖啡和碳酸飲料,這些都會影響鈣的吸收。
2.適量運動:動出“強骨骼”
運動不僅能增強肌肉力量,還能有效提高骨密度。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或重量訓練等無氧運動。
3.戒煙限酒:遠離“骨骼殺手”
吸煙和過量飲酒是骨骼健康的“大敵”。戒煙限酒,不僅能保護骨骼,還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4.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干預
年輕人也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如果發現骨密度降低或存在其他風險因素,應及時咨詢醫生并采取干預措施。
5.適量日照:陽光是“免費補鈣劑”
陽光有助于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的吸收。但要注意防曬,避免中午時分長時間暴曬,選擇早晨或傍晚進行戶外活動。
6.關注心理健康:好心情也是“骨骼良藥”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焦慮會對骨骼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學會釋放壓力,保持良好心態,可以通過運動、冥想、閱讀等方式放松身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 張思敏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 張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