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風凜冽
氣溫持續走低,空氣也愈發干燥
在這樣的環境下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類呼吸道疾病
進入高發態勢
孩子們的健康頻頻遭受威脅
兒童冬季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冬季氣溫驟降、起伏大,兒童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全,適應溫度變化能力弱。氣溫突降時,身體來不及調適就易著涼,引發感冒、發熱等疾病。此外,室內外溫差顯著和干燥空氣也是致病的關鍵因素。
圖源:Pixabay
如何識別各類呼吸道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各類病原引發,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俗稱“感冒”。90%以上由病毒引起,可能繼發細菌感染,主要侵襲鼻、鼻咽與咽部。如急性喉炎、咽炎、扁桃體炎等,統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一般類型上呼吸道感染
局部癥狀
常見鼻塞、流涕、噴嚏、咽部不適等,通常3-4天可自然痊愈。
全身癥狀
包括發熱、煩躁、頭痛、乏力等,部分患兒還伴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消化道表現。
嬰幼兒一般起病急,全身癥狀突出,局部癥狀輕微,多為發熱;年長兒以局部癥狀為主,全身癥狀較輕,僅輕度發熱。
3、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感染性喉炎為喉部黏膜急性彌漫性炎癥。由病毒、細菌感染所致,也可并發于麻疹、百日咳、流感等傳染病,冬季高發,嬰幼兒多見。
癥狀
典型癥狀是犬吠樣咳嗽、聲嘶、吸氣性呼吸困難等,嚴重時會發紺、煩躁、面色蒼白、心率加快。喉鏡下可見喉部與聲帶不同程度充血、水腫,癥狀多晝輕夜重。
4、急性支氣管炎
是各類致病原(病毒、細菌等)引發的支氣管黏膜炎癥,由于氣管常同時受累,又稱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癥狀
以咳嗽為主,起初為干咳,之后有痰。嬰幼兒癥狀較重,常伴有發熱、嘔吐、腹瀉等,一般無顯著全身癥狀。
嬰幼兒有喘息表現的急性支氣管感染,是一種特殊的哮喘性支氣管炎,其特點包括:
多見于3歲以下,常有濕疹或其他過敏史。
伴有呼氣性呼吸困難等類似哮喘表現。
部分病例會復發,多與感染相關。
近期預后良好,3-4歲發作次數減少,少數會發展成哮喘。
5、肺炎
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過敏反應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癥。主要癥狀包括發熱、咳嗽、氣促及肺部固定的中、細濕啰音。重癥患者還會累及循環、神經、消化系統,出現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腸麻痹等癥狀。
除了選用合適的抗菌藥控制感染外,還應做到:
保證休息:輕度肺炎寶寶可在家療養,要避免體力消耗,若寶寶不愿臥床,可讓其玩輕巧玩具舒緩情緒。
補充水分:即便寶寶沒食欲,也得多補水,若無法進水,需就醫。
清理鼻涕:用吸鼻器幫寶寶吸鼻涕,以防鼻涕倒流引發咳嗽。
判斷兒童是否患肺炎,家長可參考“四看一數”:
一看發熱:小兒肺炎大多發熱,體溫常超38℃,持續2-3天不退。
二看咳喘與呼吸:若出現嚴重咳、喘,呼吸加快,口唇青紫,甚至胸凹陷等情況,很可能是肺炎,且病情較重。
三看精神:孩子發熱、咳嗽時,若精神差、煩躁、昏睡等,患肺炎可能性較大。
四看飲食:小兒患肺炎后,食欲通常明顯下降,就連吃奶時也會哭鬧。
一數呼吸次數:孩子安靜時,觀察腹部起伏數,2-12個月孩子每分鐘超50次、1- 5歲孩子每分鐘超40次。
在這個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
家長們要多幾分留意、添幾分細心
洞察日常里潛藏的健康隱患
運用精準有效的科學知識
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讓我們共同努力
為孩子們筑起一道堅固的健康防線
供稿單位: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
審核專家:杜巧念 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兒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