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基因技術正在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特別是針對某些罕見疾病,各種基因治療方法的引入使原來束手無策的人們重新看到了希望,但有兩個概念卻常常讓普通民眾覺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就是基因敲除和基因編輯,基因敲除是將基因片段完全從基因組中移除嗎?答案是否定的,它主要通過某種手段使目標基因失活來阻止其正常表達,具體方法包括插入失活、刪除關鍵序列或引入終止密碼子等。
那基因敲除與基因編輯又有什么的異同呢?
相同點:
1. 目標一致:兩者都旨在改變基因功能,用于研究或治療。
2. 技術基礎:均依賴于DNA操作技術,如CRISPR-Cas9、TALEN、ZFN等。
3. 應用領域:廣泛應用于生物學研究、醫學和農業等領域。
不同點:
1. 定義:
基因敲除:通過使目標基因失活,抑制目的基因的表達。
基因編輯:通過干預并修改DNA序列,實現基因的插入、刪除或替換。
2. 操作方式:
基因敲除:通常通過插入或刪除部分DNA序列,抑制基因的正常表達。
基因編輯:精準修改DNA序列,可能涉及插入、刪除或替換特定堿基。
3. 目的:
基因敲除:主要用于研究基因功能,觀察基因失活后的影響。
基因編輯:不僅用于研究基因功能,還可用于修復突變基因或引入新功能。
4. 技術復雜性:
基因敲除:相對簡單,只需使基因失活。
基因編輯:更復雜,要求精確修改DNA序列。
5. 應用范圍:
基因敲除:主要用于功能研究和疾病模型構建。
基因編輯:除研究外,還可用于基因治療和作物改良。
總結:
基因敲除:使基因失活,操作相對簡單,主要用于功能研究。
基因編輯:精確修改基因序列,操作復雜,應用范圍更廣。
兩者各有優勢,選擇取決于具體研究需求。
撰稿:重慶文理學院藥學院 鄒靜波主任技師/教授,羅潔副教授
來源: 鄒老師的科普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