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蜀山錦書踏云歸:龍順詩文選》初稿由國是智庫成都文化研究院整理完成。這部收集整理了龍順先生多年日記與感悟的文集,分為詩歌、散文隨筆、論道修行、論述己見、工作動態、少年情懷、緬懷故人7個篇章,涵蓋了詩歌、散文、隨筆、議論文、學術文章等多種文體,共252頁。全書展現出作者對蜀地文化的熱愛、對人生百態的洞察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蜀山錦書踏云歸:龍順詩文選》的封面封底)

詩歌部分,龍順先生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蜀地的山水之美、四季之變,抒發了對家鄉的眷戀與對生活的熱愛;“散文隨筆”記錄了他一路走來的感悟,展現了對生活、對社會、對時代的深刻思考;“論道修行”篇章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與實踐,探討了中醫藥文化、堪輿文化等在當代的發展與應用;“論述己見”部分,則結合自身經歷與專業知識,對文化自信、中醫藥發展、文化產業等話題提出了獨到見解;“工作動態”記錄了國是智庫成都文化研究院在文化研究、傳播等方面的成果與努力;“少年情懷”篇章收錄了龍順先生年輕時創作的詩歌、散文,展現了青春活力及當年懵懂的情懷;“緬懷故人”篇章則表達了他對師長、友人萬本根教授的懷念與敬意。

(《蜀山錦書踏云歸:龍順詩文選》自序頁)

龍順先生的詩歌古韻悠長,意境深遠,如潺潺清泉滋潤心田。既有描繪蜀地山川美景的佳作,如 “春天的光穿透灰霾照在臉上”,展現出春天的希望與生機;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如“這世界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看有沒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還有抒發家國情懷和對先輩敬仰的篇章,像 “八萬里長江奔騰,九萬頃黃河咆哮”,盡顯豪邁氣概。

本書的散文隨筆也是一大亮點。在散文隨筆部分,龍順以細膩的筆觸記錄生活感悟,從對新年的展望到對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發展的思考,如在《邁步 2024 甲辰龍年 —— 逐光破云,譜寫新篇》中,回顧過往經歷,表達對未來的信心;在《在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發展交融中迎接崛起和共同富裕的 “龍抬頭”》里,探討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的緊密聯系,展現出他對生活和時代的深刻洞察。

同時,書中還涵蓋了龍順先生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思考,以及對道家文化的深入研究。他強調,中醫藥是我國的瑰寶,需要堅定其理論和文化自信,進行傳承和發展;龍順先生還針對否定中醫藥的論調進行了有力反駁,并提出發展建議。龍順提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同樣重要,如以古代堪輿文化為例,在傳承的基礎上,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本書的完成,不僅是龍順先生個人創作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對蜀地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和傳承。通過這部作品,讀者可以感受到蜀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底蘊,以及龍順先生對生活的熱愛、對文化的執著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蜀山錦書踏云歸》的裝幀設計也別具匠心。封面以蜀山的云霧繚繞為背景,配以古樸的字體,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內頁則采用了高質量的紙張和精致的印刷工藝,確保了閱讀的舒適度和書籍的收藏價值。

目前,該書初稿正在進一步審校與完善中,預計將于年內出版。

附:《蜀山錦書踏云歸:龍順詩文選》詳細目錄頁

來源: 科普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