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地中海地區,這一問題尤為突出。歐洲許多地區面臨水資源短缺和干旱問題,預計到2050年,歐洲南部和西南部地區的河流流量可能減少40%以上。淡水流入海洋不僅影響水質和沉積物供應,還對沿海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生物多樣性和漁業資源有重要影響。然而,淡水短缺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海洋與濕地”小編注意到,近日,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布了一項研究,揭示出氣候變化導致的淡水短缺對地中海海洋生態系統和漁業的深遠影響。這項研究題為:“地中海淡水短缺對海洋的影響被忽視”(The overlooked impacts of freshwater scarcity on oceans as evidencedby the Mediterranean Sea)。
Mediterranean Sea, Author: marcostetter 圖源:PublicDomain
地中海地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熱點之一,其海洋生態系統對區域經濟和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然而,氣候變化導致的干旱頻率增加和降水減少,使得該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重。據估算,歐洲約20%的領土和30%的人口每年面臨水資源短缺。在極端情景下,全球氣溫上升4°C可能導致流入地中海的河流流量減少41%。
為了評估這種變化對地中海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團隊采用了JRC開發的Blue2建模框架(Blue2MF)。該框架綜合了淡水模型、海洋水動力和生物地球化學模型以及高營養級(HTL)模型,模擬了地中海在不同淡水流量情景下的生物地球化學、食物網和社會經濟影響。研究設計了兩種情景:一種是淡水流量減少41%且營養物質負荷也相應減少的情景;另一種是淡水流量減少41%,但營養物質總負荷保持不變的情景。
研究結果顯示,減少41%的河流流量可能導致地中海海洋生產力下降10%,魚類生物量減少6%,漁業部門每年損失約47億歐元。這一變化對整個食物鏈產生連鎖反應,從初級生產力的下降到商業漁業資源的減少,最終影響到依賴這些資源的沿海社區。
特別是亞得里亞海和愛琴海這兩個區域,由于對全球變暖特別敏感,其海洋生產力和魚類生物量可能分別減少12%和35%。這些地區是地中海漁業活動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因此淡水短缺對它們的影響尤為顯著。研究還指出,減少的河流流量不僅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產力,還可能導致碳輸出的減少,進而影響海洋的碳匯功能。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歐盟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歐盟設定了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少55%(與1990年相比)以及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此外,歐盟委員會正在準備一項“水資源韌性戰略”,以加強努力,確保供水安全,減少洪水風險,并緩解干旱影響。
這項研究為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者提供了關于水資源短缺潛在影響的重要見解,并強調了需要采取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實踐,考慮整個水循環,從源頭到海洋。這對于保護地中海的生物多樣性和支持該地區經濟非常重要。研究結果表明,減少河流流量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在亞得里亞海和愛琴海等區域。這些地區不僅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棲息地,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采取綜合的水資源管理策略,確保從源頭到海洋的整個水循環的可持續性,是保護地中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關鍵。
此外,這項研究還強調了需要進一步研究氣候變化對營養物質輸送路徑和海洋水動力的直接影響,并開發適應性管理策略以增強海洋生態系統的韌性。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保護地中海的生態系統和經濟利益。
本文僅代表資訊,供讀者參考,不代表平臺觀點。
編譯 | Sara
審核 | Daisy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略
來源: 海洋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