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中華醫學會

審核:金 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代謝中心。肝臟疾病導致其處理雌激素的能力降低,不能將多余的雌激素“消滅掉”,使得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增多的雌激素會減弱體內硫氨基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酪氨酸轉變為黑色素的量增多,從而導致患者的皮膚顏色加深,面色黝黑。此外,慢性肝病患者內分泌功能紊亂,影響色素代謝,使皮膚上的色素沉積增多。肝硬化患者合并腎上腺功能減退,肝臟無法有效代謝垂體前葉分泌的促黑素細胞激素(促黑素),這進一步促使黑色素分泌增加。

這些變化最終在肝病患者的外觀上體現出來。肝病面容的特點包括面部皮膚色澤逐漸變暗、發黑、沒有光澤、彈性差、干燥、粗糙,甚至出現“古銅色”面容;有的患者眼周圍灰暗尤其明顯,有點像“熊貓眼”;有的患者顏面部或鼻尖部出現細小的毛細血管擴張,如纖細的網格,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這些面部特征是肝臟健康問題的直觀反映,提醒我們關注肝臟的健康狀況。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