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三年本以為可以開始全新生活,誰也沒想到“18歲抗癌博主晟寶去世”。2月17日,博主@晟寶(休學抗癌中) 的媽媽發布視頻稱,兒子晟寶于2月16日去世。
據晟寶此前的視頻中自己介紹,他患上的是骨肉瘤。他在15歲考入高中后,出現了腿痛的癥狀。起初家人以為只是生長痛,還帶他去做了針灸治療,但效果不理想。后來孩子半夜經常被疼醒,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去醫院檢查后才確診為骨肉瘤。在接受過一段化療后,醫生建議晟寶截肢手術。幸運的是手術勉強保肢,但晟寶的腿上卻留下了43厘米長的“蜈蚣”疤痕。
后來,晟寶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一家人以為可以開始全新的生活。但晟寶的病情再一次復發,出現雙肺轉移、胸膜轉移。
到底什么是骨肉瘤?
主要發生在這個年齡段
根據《經典型骨肉瘤臨床診療專家共識》介紹,骨肉瘤主要發生于兒童和青少年,中位發病年齡為20歲。是一種起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
根據骨腫瘤細胞的良惡性,大致分為兩大類:
**(1)良性骨腫瘤:**生長緩慢,邊界清晰,一般不致命。
**(2)惡性骨腫瘤:**俗稱“骨癌”,侵襲性強,易轉移(如骨肉瘤)。
表自“復旦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
不少人有疑問,骨頭這么硬,怎么還會長腫瘤?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潘戰和2024年在“腫瘤??漆t生”刊文解釋,癌細胞來自身體正常細胞,人體除了毛發、指(趾)甲外的所有組織細胞都可能癌變,都可能得癌癥,跟這個組織器官的質地本身是軟是硬沒有任何關系,堅硬的骨頭也不例外。
骨組織由于屬間葉組織,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不叫“癌”,而是叫肉瘤。肉瘤是專有名詞,不是大家平時說的那個所謂“肉瘤”(身上長了個肉樣的東西)。骨肉瘤是惡性腫瘤(即癌癥)。
出現這樣的疼痛要當心,
尤其是夜間會加重
據復旦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公號刊文介紹,若出現以下癥狀,請及時就醫:
(1)持續加重的骨痛(夜間尤甚),
(2)不明原因骨折或骨變形,
(3)局部腫脹、皮溫升高 。
健康時報圖
甘肅省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科醫師梁鵬曾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骨肉瘤好發于青少年。這一時期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長,腫瘤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人誤診為生長痛等。
但其實還是有區別的,骨肉瘤發病早期患肢常有不規則的隱痛不適,開始表現為關節周圍間歇性疼痛、酸痛、鈍痛,服止疼藥有效,隨著病情加重。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且持續時間延長,普通止疼藥無效,而且疼痛會向其他部位放射,夜間尤為嚴重,或是運動時關節疼痛加重。逐漸出現關節周圍腫脹、腫塊,并伴有皮溫升高,靜脈怒張等表現。腫塊不斷增大,癥狀日益加重,甚至隔天都有加重。
圖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⑥懷疑生長痛,且疼痛不緩解,盡早就診骨科或者骨腫瘤科,一張X光片也許可以減少很多的遺憾。
來源: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