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人靠衣裝

但你的衣服

真的靠得住嗎?

近年來 多地抽檢發現

部分衣物中致癌物超標20倍以上

簡直是行走的致癌炸彈

連滅霸看了都直呼內行

這些“毒衣服”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何選購健康衣物?

元元醫生連夜整理避坑指南

快把這波防癌穿搭攻略轉起來!

畢竟衣服可以換

命只有一條??!

“毒衣服”的“毒”是什么?

有啥危害?

“毒衣服”中的有害物質主要來自服裝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劑。

為了讓衣物顏色鮮艷、防皺、抗縮水等,一些不良商家可能會使用含有致癌物質的化學物質,如聯苯胺和甲醛。

這些物質通過皮膚接觸或呼吸道進入人體,長期積累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1、聯苯胺

來源:

常用于合成偶氮染料,尤其用于深色或鮮艷衣物(如黑色、紅色等)。

聯苯胺無色無味,可通過汗液或摩擦從衣物纖維中釋放,且很難被洗掉。

危害:

聯苯胺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1類致癌物,即對人類具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

聯苯胺的代謝產物會引發皮炎、刺激黏膜、損傷膀胱、腎臟等器官,長期接觸可能誘發膀胱癌、腎盂癌

2、甲醛

來源:

用于防皺定型(如免燙襯衫)、固色、防腐,尤其常見于刺鼻氣味的新衣服中。

危害:

甲醛也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1類致癌物

甲醛對呼吸道、皮膚和神經系統有顯著的刺激作用,短期內接觸可能導致咽喉干癢、咳嗽、皮膚過敏甚至支氣管哮喘等癥狀,長期接觸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等癌癥的風險。

怎么選購健康衣物?

避坑指南請收好!

1. 聞味道

有刺鼻異味的衣物可能含超標甲醛或其他有害物,不要購買

2. 看標簽

(1)安全標準:

正規的衣物吊牌上必須有 “GB18401 - 2010” 的安全技術標準標識,這是國家對紡織產品的強制要求,沒有或標識錯誤的衣物,質量難以保證,不建議購買。

(2)成分標注:

查看衣物成分標簽,了解面料的具體構成,以便選擇更適合自己膚質和需求的衣物。

(3)洗滌說明:

查看洗滌說明,按照正確的洗滌方式保養衣物,能延長衣物壽命,也有助于保障穿著安全。

3. 看安全類別

**A類:**指嬰兒能穿的紡織產品。36 個月及以下嬰幼兒衣物選 A 類。

**B類:**指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短袖、襯衣、裙子、襪子等。

**C類:**指不能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套、桌布、窗簾等。

4. 看顏色:

避免購買顏色過于鮮艷、易掉色的貼身衣物。

盡量選擇無抗皺處理的印花少、淺色自然、面料柔軟的紡織材料。

可以用濕紙巾在衣物不顯眼的部位輕輕擦拭,或者用白色的布在衣物上摩擦,觀察是否有明顯掉色。

若掉色嚴重,很可能染料質量不佳,不符合安全標準,盡量不要購買。

5. 選購買渠道

選大型商場、超市、官方旗艦店等正規渠道,遠離地攤 “三無” 及來源不明的 “外貿尾單”。

部分 “外貿尾單” 可能是走私的舊衣服翻新而成,可能攜帶病菌、細菌或寄生蟲卵,衛生狀況無法保證,會給健康帶來隱患。

6. 優選材質

優先選棉、麻、絲等天然纖維材質,少選化纖材質。

謹慎選擇宣稱有特殊功能的低價衣物。這些衣物可能存在夸大宣傳的情況,或者添加的所謂特殊成分不達標,可能對身體有害。

買了新衣服后

這樣做更保險

1. 清洗并通風晾曬

新衣物清洗后能去除部分水溶性有害物質,通風晾曬則可加速甲醛等揮發。有研究發現,穿前清洗衣物可去除60%左右的甲醛。

2. 鹽水浸泡清洗

鹽水中的礦物質能與衣物纖維結合形成保護膜,有助于固色。同時,甲醛能溶于水,鹽水浸泡可以讓衣物上的甲醛更多地溶解到水中,從而減少甲醛殘留。

使用鹽水浸泡時,建議將衣物浸泡30分鐘至1小時,然后用清水徹底沖洗干凈。鹽水的比例可以是每升水加入1-2湯匙的食鹽。

3. 加白醋固色

白醋中的醋酸可以和染料分子結合,形成保護膜,讓染料不易脫落。而且,白醋能中和水中的堿性物質,使衣物纖維在更溫和的環境中鎖住染料,減少掉色和染料殘留。

清洗時,在洗滌水里加 1 - 2 勺白醋就行,最好用白醋,別用顏色深的醋,防止染到衣服上。

健康無小事

快轉發給身邊的親人朋友

提醒身邊人遠離“毒衣服”

守護全家健康!

你有沒有什么買衣服的小技巧?

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吧!

審核專家

周進

胸部腫瘤內科一病區
門診一級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四上午(武侯院區)周二上午(天府院區)

來源: 四川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