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是評估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效果和學術成就的重要指標。它通常通過考試、作業、課堂表現等多種方式綜合評定,并轉化為具體的分數或等級。而成績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學生在某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和教師了解知識的掌握情況。
估計很多老師和家長都發現了,有些孩子確實很聰明,但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很多人都很困惑,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01,堅持是成功的基石
先來說下智商(IQ),是衡量個體智力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它并非決定學習成績的唯一因素。大量研究發現,智力分數與學業成績為中等相關,相關系數約為0.50,這表明智商雖然重要,但還有其他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成績。
而那些聰明的人最缺乏的就是堅持。他們的特點就是很容易上手,但也很容易放棄,任何事情都淺嘗輒止,因為堅持對他們來說,激勵機制不成立了。
這可以說是我認識的好幾個智商極高但成績不好的人的特點。他們智商真的很高,學習起來十分輕松,我認為他們要是去top可以輕輕松松。他們對這個世界保持著極其大的好奇心!任何事情,只要他不熟悉或者沒聽過,他就會馬上去查各種資料去學習,然后很快就可以和別人侃侃而談。于是就有了一個特點,他們知識面極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手山中伸彌右手狄拉克,文藝的時候薩特通俗時xart。和他談話,你永遠都不會尷尬,不用擔心找不到話題。
然而,他們卻并沒有做出出色的成績。
02,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曾經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大體上揣測,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最核心的原因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的人,最懂得權衡利弊,也許他們并沒有那么直觀的計算,但是心里會有一桿秤去自動衡量。
于是,就是,他們輕易地上手了,但是稍微往下走一步,進入深水區,那么他們就感覺缺乏吸引力,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放棄,于是,他們就轉身換了個新的興趣。結果就成了這樣子:興趣廣泛,專業全無。
我想了下,他們真的是興趣廣泛嗎?也許,他們僅僅是熱衷于這種新鮮感和刺激吧。
當然,不能否認有一些人既聰明,又耐得住寂寞,也吃得了苦,于是他們會做得很出色。
ps:說的不是我,我弱智。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