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

登頂中國電影票房榜首

連帶著土撥鼠也火了一把

網友紛紛曬出

此前和土撥鼠“親密接觸”的視頻

并配上經典臺詞

“還吃,收你們來了”

但你知道嗎?

野生土撥鼠雖萌

千萬別隨意觸摸和投喂

更不要像哪吒一樣去“收服”

它們身上可能攜帶著

可怕的鼠疫

鼠疫是如何傳播的?

為何會致命?

一起了解↓↓↓

和土撥鼠“貼貼”?不可以!**土撥鼠又名旱獺,作為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動物,旱獺身上潛藏著我國甲類傳染病——鼠疫**。旱獺?土撥鼠?傻傻分不清楚?

我國分布有4種旱獺:灰旱獺、長尾旱獺、西伯利亞旱獺和喜馬拉雅旱獺。其中,喜馬拉雅旱獺分布最廣、數量最多,且在熱門旅游景區非常常見。大家在網絡上經常看到的咆哮“土撥鼠”,其實就是喜馬拉雅旱獺。

喜馬拉雅旱獺(圖源:四川疾控)

除致命的鼠疫菌外,喜馬拉雅旱獺還攜帶了布魯氏菌、多殺巴斯德菌、鶉雞腸球菌、喜馬拉雅螺桿菌、青海喜馬拉雅旱獺星狀病毒、喜馬拉雅旱獺博卡病毒、喜馬拉雅型蜱傳腦炎病毒、嗜吞噬細胞無形體、蛔蟲、隱孢子蟲、賈第蟲和畢氏腸微孢子蟲等病原體。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特點。

一旦感染,患者可出現敗血癥癥狀,包括皮膚廣泛出血、瘀斑、紫紺、壞死,病死后尸體表現出紫黑色,因此鼠疫又被稱為**“黑死病”**。中世紀這種病曾席卷歐洲,造成2000多萬人死亡。

圖源:騰訊醫典

若不加以治療,鼠疫的病死率為30%-100%。目前已有抗生素能有效治療鼠疫,早期應用可極大降低病死率。
鼠疫是如何傳播的?01傳染源

鼠疫主要在嚙齒動物中循環進行,形成自然疫源地。1.鼠疫染疫動物

主要傳染源是嚙齒類動物,如鼠類、旱獺等。

近年鼠疫傳播案例大多與旱獺有關

2009年7月,青海省某地發生一起人間鼠疫疫情,造成3人死亡,共有患者12人,疫源是一只野生旱獺

2012年9月,四川省某地村民食用一只旱獺后感染鼠疫死亡

2014年7月,甘肅省某地牧民誤入喜馬拉雅旱獺鼠疫自然疫源地放牧后確診鼠疫;

2023年8月,內蒙古某地報告1例鼠疫確診病例,相關部門稱該病例接觸野生動物導致感染

2.鼠疫患者

  • 人類接觸肺部感染的染疫動物,或直接經呼吸道感染,可引起原發性肺鼠疫。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具有傳染性。
  • 敗血型鼠疫、腺腫發生破潰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為傳染源。
  • 無癥狀感染者不具有傳染性。

*02*傳染途徑

1.****媒介傳播:主要通過跳蚤吸血進行傳播。

圖源:深圳衛健委

2.接觸傳播:人類通過獵捕、宰殺、剝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觸染疫動物時,細菌經手部傷口進入人體,通過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3.飛沫傳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通過呼吸、咳嗽可將鼠疫菌排入周圍空氣中,形成細菌微粒及氣溶膠,極易感染他人。感染鼠疫后的癥狀有哪些?鼠疫按臨床表現可分為腺型鼠疫、敗血型鼠疫、肺型鼠疫、眼型鼠疫、腸型鼠疫、皮膚型鼠疫、腦膜炎型鼠疫。??各型鼠疫患者如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

圖源:百度健康醫典

1.鼠疫的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多為2-3天,個別病例可長達8-9天。

2.鼠疫患者癥狀一般表現為危重的全身中毒癥狀、發病急劇、惡寒戰栗、體溫突然升高至39-41℃并持續高熱狀態、頭痛劇烈,有時出現嘔吐、頭暈、呼吸急促、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

3.重癥患者表現為意識模糊、昏睡、狂躁不安、譫語、顏面潮紅或蒼白,患者眼瞼結膜和球結膜會充血,出現所謂的“鼠疫顏貌”。

如何預防鼠疫?

?要及時報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以及不明原因的高熱患者、急死患者。

?要做到住所及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貓入籠,狗拴養,定期進行滅蚤處理。

?要對患者做到就地治療,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不要接觸、剝食或攜帶鼠、野兔、狐貍、狼、流浪狗、流浪貓、黃羊、旱獺等動物。

?不要在野外,尤其是鼠類(包括旱獺)、野兔等動物洞穴周圍進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動物洞穴。

?不要接觸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確診鼠疫患者

最后提醒

如果你在旅游途中

或是野生動物園遇到土撥鼠

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

不要近距離接觸

更不要投喂哦!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