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甜甜因胃腸道問題導致營養不足,整個人看上去明顯比同齡人瘦小,也因此一直抵抗力比較弱。前段時間,甜甜因肺部感染到湖南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臨近元宵佳節,孩子十分想吃湯圓,但是媽媽擔心吃湯圓影響孩子原本就不理想的消化能力,于是來到臨床營養科咨詢,同時也想了解如何通過飲食調整,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蔡華主任營養師表示,愛吃零食,特別喜歡甜食,是許多孩子的天性,對于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的孩子們來說,佳節如何科學安排飲食,還需家長注意以下幾點:

一、【食材甄選篇】

市售湯圓琳瑯滿目,選購時需遵循"三看"原則。首先看配料表,優先選擇低糖或無糖的豆沙類產品,其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其次看添加劑,警惕水果味湯圓中的合成色素與香精,這類成分可能誘發過敏反應。最后看營養標簽,芝麻類湯圓建議選單顆熱量低于60千卡的款式,避免高脂攝入影響消化。

二、【家庭手作篇】

自制湯圓可實現營養與安全的雙重保障。建議將糯米粉與糙米粉按3:1比例調配,既保留傳統風味又增加膳食纖維。創新餡料可選用紫薯山藥芹菜泥(紫薯200g+山藥100g+芹菜100g蒸制),烹飪時采用隔水蒸制法,相比水煮可降低升糖指數約15%。

三、【食用管理篇】

針對不同年齡段建立分級食量標準:3歲以下不建議食用,3-5歲每日≤2顆,6歲以上≤4顆。最佳食用時段為午餐后2小時,此時消化酶分泌旺盛。搭配建議遵循"1+1"原則:每顆湯圓配食30g新鮮蔬菜(如焯水西蘭花),同時保證當日飲水量增加200ml以促進代謝。

四、【應急防護篇】

需特別防范食道梗阻風險。建議家長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兒童版操作:對于1歲以上兒童,采用站立位腹部沖擊法,施救者雙手環抱患兒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臍上兩橫指處,快速向上向內沖擊5次。食用現場應備溫開水,若發生輕微噎食,可引導孩子保持前傾體位緩慢飲水。

最后,元宵佳節承載著中華兒女的美好祈愿,科學飲食管理能讓傳統美食與現代健康理念和諧共生。建議家長提前與孩子進行"湯圓之約"的情景教育,通過繪本講解、廚房實踐等方式,讓孩子在參與制作過程中理解適量原則,既傳承文化又培育健康意識。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蔡華 文慶子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人民醫院 蔡華 文慶子